煛字五行属什么?

伍开铧伍开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煚”字的五行属性为火。 “煚”读音 jiǒng,从火,巠声。本义指火焰、光焰;引申为照耀。 《说文》:“煚,火行也。一曰景亮也。” 段玉裁注:“此与《周礼·大火》‘祀司烜氏’之烜,《夏官·大仆》‘掌十祀’之祀,皆以火为职者。” 宋陈澔集注《礼记·祭法》:“炎帝,祝融氏,其神炎帝。”

炎帝即神农氏,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首领,教民耕作,由姜姓部落的首领继承下来,成为了民间的偶像。 古代汉族神话中,太阳之神被称为羲和或羲皇。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说他就是尧舜禹时代的天文观测者,有说他生养了十个儿子,其中最大的三个分别是尧、舜和禹,还有说他居住的地方叫“朔方”(又称“虚”)的等等。这些神话中,羲和总是和太阳联系在一起的。

汉代学者王逸在注释东汉文学家张衡创作的《灵宪》时有云:“日始出,照地之阳也。羲和驱日车而载之。至渊谷之际,游气上蒸,翳塞昏默。故云‘日出,熏风解愠'。”“日中,照地之阳也。羲和停车轮而持之。其外金轮,其内朱轮”。可见,古代的羲和是和太阳有关的。 《尔雅·释天》:“晨,旦也。”郭璞注:“谓黎明也。”李善注引三国魏王肃诂:“寅,亦旦也。”

以上文字,取自汉典网。 另外再补充一些相关知识。 先秦文献里面提到的“火曜”、“木曜”、“水曜”等,指的就是火星、水星、金星等星辰。比如《楚辞·离骚》中有这样的句子:“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月离于毕,望舒发焉。”其中的“月离于毕”就指的是月亮接近于“火曜”(即火星),“望舒发焉”中的“望舒”就是指水星。所以,这里的“月离于毕”就和“火曜”、“水曜”相当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