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什么火最好?

苏毓虎苏毓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什么”不是个名词(词性是代词),“哪样”“怎么样”才是名词。比如我们说问路“请问这是什么地方?”意思是问地名,而“是哪条街呢?”就是问具体门牌号。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五行的属性,古代没有现代汉语这样严谨的词性划分,所以古人造字时常常把动词当名词用、或者把名词当动词使,这在文言文里很常见。但五行这个体系建立得很早,因此它的词汇非常成熟和规范了,“行”这个词的动词意思已经基本不多了。在《尚书》中就已经完全将“行”当成一种物质来用了,比如《大禹谟》有言:“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乃永以其女任姒配后稷。厥居攸适,寿考且宁,以殷民世祀,用明厥心。 ”这里的“行”就完全是土的意思。

再来说说什么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在古代汉语里有不同的解释。比如《说文解字》就有四种说法: 1.何者之谓也;2.所以谓何也;3.谓何;4.孰若何之意。 这四个意思都很接近,区别只是程度上的深浅而已。但在古汉语语境里“何为”一般不用作疑问句,而是用作“为什么”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排除第一种解释,即认为“为何”是指代某种事物或行为。那剩下的三种解释都是指什么含义呢? “谓何”很好理解,就是询问事物的名称与内容是什么,比如《论语·公冶长》中有这么一句:“宰予昼寝,子曰:‘宰予昼寝,子不以病。’曰:‘始吾於人也,听其道,求其亡焉而未得;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里面孔子就是拿“何为丧礼”去问宰我的。而第二种“所以谓何”就比较奇怪了,因为古人说话是很讲究对仗的,这种倒装通常都表示强调,所以我们猜测这里应该是将“何为”当作动词用的,也就是第三种解释中的第一个意思——“谓何”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做什么”,只不过“何为”比较文言一点罢了。 而最后第四种解释,我认为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词——谁/什么,因为在很多时候,这个解释更贴近于我们现在说的“什么人/什么事”而不是单纯的疑问语气助词。

总而言之: 第一,先秦时期人们说话并没有区分语气的习惯,所以古代的疑问句往往没有现在的那么鲜明; 第二,从《尚书》开始,人们就已经习惯于将“行”视作某种物质了,因此在古文里它也可以被用于任何问句当中。 第三,由于时代语言发展的原因,人们对“何为”一词的理解也不大一样,有的用来直接做疑问语气助词,有的则是表示动词用法,还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四,由以上几点来看,无论用什么形式的句式问什么内容,“何”都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一义项。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哪种问法,都只能得到一个答案——什么行。 至于题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这根本不存在正确答案好吗!既然如此我也没必要扯那么多废话了…… 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从上面我们知道“何”可译为“什么”,同时我们也知道“什么”又可理解为“哪一种”。但如果“何”作为动词用时又该如何理解呢?我猜测大概是“选择何种”的意思吧。毕竟“选何”听起来实在是不太舒服,而且这句话的逻辑也不太通顺。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题主觉得我说得有道理的话不妨点个赞支持下哦~~

优质答主

1. 水,水生木,水生金(金水旺) 水木相生,水火相济。

2.木,木生火,木克土,土可以生金、土生金(因为“无土不生金”所以不是绝对的,比如“辰戌丑未”四季土,都是含有水的,所以有土不生金的观点,只是说不通的)

3.火,火生土,火生水,水克火 4.土,土生金,土生水 金生水相克

5.金,金生水,金土相生,土生金(同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