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五行属什么萧?

佘天涵佘天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萧”字是一个形声字,萧的读音xiāo,从竹,箫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萧,藁本也;萧,萧瑟也。从竹,萧声。”段玉裁注:“今人作箫者,古萧字也……萧者,肃萧萧然也。”古代制作的箫是用“萧”字来命名的。 然而现在用“箫”“蕭”的人越来越多。

“簫”字见于东汉许慎所撰《说文》之“筱部”——篠,小竹;簫,削竹管而为之者也。可见,“簫”字是后起的文字,指将竹子砍削成管状并吹气发音的乐器。

段玉裁在《说文》“簫”字下注云——後漢書曰:“樊宏以簫鼓祠祖。”是簫鼓二字連言矣。按周禮,大祝掌六祀,曰天祀、地祀、高祖祢廟。鄭玄注:“高祖禰庙,謂五廟而後廟也。”則廟字從宀,音渺。後世或作廟,非是。詩曰:“於我乎,夏屋渠渠。”毛公於此,於我乎讀為予。予者,我也。《漢書》引此詩,于我乎作予,是也。又西京雜記曰:“後漢時,宮中有朱鳥扇,有孔雀扇,又有白玉蟾蜍。”此三物者,皆所以障日。白蟾蜍,謂之晝燭。其狀如丸,有眼九竅,背頂無紋,遍體莹滑。夜则合掌肅立,如有祈請,明日視之,必有驗應。是為寶物。見劉向《西京雜記》。

由此可知,古之“蕭”字指的是祭祀用的竹筒——“削竹管而为之”(《說文·蕭部》);而今天的“蕭”“簫”,特指一种吹奏乐器。这种乐器出现并不早,大约是在汉魏南北朝时期逐渐兴起。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恐怕与文字本身的讹变有很大关系。因为古代的“蕭”和“簫”,字形相近,易混易讹,且都有“肖”音,因此传抄误植导致这两种字互相借代的现象很普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