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大需要打虫?

弓璐璟弓璐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宝宝从6个月开始,每个月都坚持在吃打虫药(阿苯达唑),一直吃到3岁半。 医生说要定期吃,预防寄生虫感染。一般建议1岁以后每月一次,2岁以上每三个月一次。 阿苯达唑是广谱驱虫剂,对线虫、蛔目、丝虫以及吸虫均有作用; 对绦虫的作用尤其显著。

阿苯达唑抑制肠道寄生虫的直接作用于虫体,使其代谢紊乱,丧失繁殖能力而死亡。药物进入消化道后,能选择性地使虫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达到杀菌效果。 服用阿苯达唑期间应忌烟酒及辛辣食品,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重复感染。 目前没有发现长期服用阿苯达唑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 但该药对蛔目的寄生虫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使用时需注意。 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前应咨询医师,以免用药不当引起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禁用此药,2岁以下小儿也不宜服用。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的推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孩子都在出生两个月以后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满一个月、满六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但是有些家长却表示,孩子的三针疫苗都没有错后过,为什么还会传染上乙肝呢? 根据《乙肝防治指南》推荐,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抗乙肝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需打3针,间隔时间分别是0、1、6个月。 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乙肝疫苗接种越早越好! 对于已满月的宝宝,即使此时体检显示已产生抗体,也不能马上停止接种。 因为体内抗体的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下降,因此要全程接种完3针疫苗,确保抗体水平维持在最高峰。

如果能在第1针疫苗后15天,尽早注射第2针疫苗,那么疫苗的效果会更好。 第2针接种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出现一个上升高峰期,而第3针注射后又会继续上升,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下降。 所以只要按时接种疫苗,体内抗体水平会一直处于较高状态,有效阻挡病原体入侵机体。 当然,除了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外,养成正确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帮助婴幼儿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婴儿的奶嘴经常清洗,保持卫生。父母每次喂奶前,应注意清洗乳头。家庭用品和个人衣物也要定期消毒处理。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尤其是下巴、颈部、手心、脚心容易发红,甚至破裂出血。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引发感染。

治疗新生儿皮肤破损的办法主要是保护创口、保持干燥、避免摩擦,以免患处发炎。对于浸渍性皮炎可涂擦氧化锌油膏;对于皲裂性皮炎,应外用甘油或鞣酸软膏,每天1~2次。但切记不要自行盲目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