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灌肠的作用是什么?

荣守佳荣守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灌肠在儿科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它是通过一根无菌导管,由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然后轻轻挤压袋子,使药液注入大肠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灌肠呢?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正常菌群。在人体胃肠道中,寄生着上百种细菌,这些细菌分为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其中,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叫做益生菌;而有害的细菌叫做致病菌。正常情况下,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旦这种平衡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其次,要了解肠道菌群与药物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有些药物是需要经过肠道吸收后再发挥作用。然而,如果孩子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即出现了菌群失调的现象,比如益生菌减少或致病菌增加,那么药物进入肠道后,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消失,加重病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菌群失调呢?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来判断,如果孩子出现腹泻次数多、粘液脓血便等症状,就说明有菌群失调的情况了。此时,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粪便细菌培养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

要了解肠道菌群与孩子患病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其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逐渐得到发现。比如,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与过敏、哮喘、糖尿病、肥胖和肿瘤等疾病关系密切。 而儿科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小儿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可能与儿童的肠道菌群有关。 所以,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医生给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叮嘱家长给孩子调整饮食结构,多给孩子吃些含双歧杆菌多的食物。还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益生菌制剂,以调节肠道中的菌群平衡。

对于长期用药的孩子,更要重视肠道菌群的调节。因为药物的滥用,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孩子生病。所以,在孩子服药期间,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肠道健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