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输液好吗?

熊兕熊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输点液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生下来就不断在接受静脉注射啊,第一次打预防针,卡介苗、乙肝疫苗;一个月大的时候,脐血培养;2个月,神经节苷脂;3个月,补铁;4个月,补钙;5个月,促消化药;6个月,维生素D和铁(或叶酸)等等等等……从出生到6岁,光是静脉注射的药就不下百种。 这些药物中有的能留下持久的作用,比如卡介苗的免疫作用能够保持10年以上;有的则只能维持数周,如给新生儿注射的维生素K,仅能维持2天。

而输液是一种医疗方法,与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并称为四大常用注射方法,是指通过开放式导管或其他装置将药液直接注入血管。 由于不需要人体的自主吸收过程,因而比口服药物起效更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通过输液的方式打入体内的药品,也需要经过肝脏代谢,由肾脏排除,同样存在首过效应的问题。

通过静脉输入的药物还能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分解,减少药物在胃肠道内的损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毒副作用。对于需要长时间服用抗生素的患者来说,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并且降低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但是这并不是说输液就比口服药物更加“安全”或者“有效”——如果用药不当,输液也同样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有些患者认为输液比服药更“有效”,为了追求效果,擅自加大药物的剂量,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且有害的!

事实上,任何药物都应当遵循少用、慎用、别用的原则,只有合理用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有效性,同时尽可能减轻药物的副作用[1]。 当然,输液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用输液的方式来治疗,只有那些病情较重、药物浓度要求高又不适合口服给药的患者才考虑通过注射给予药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耐受注射,尤其是老年病患者及婴幼儿,在给他们用药时需要格外谨慎。一些药物虽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但却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观察以确保不会发生意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