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来试剂盒准吗?

帅依莲帅依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上海的确诊只能检测病毒基因片段,准确度不确定。但是通过检测的阳性率可以反推一下。 之前武汉曾经搞出过一个“10万”和“500万”的乌龙事件,就是因为当时试剂紧缺,他们想把有限的资源让给重症患者,所以只有轻症和无症状患者才会采样检测,结果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大量假阴性。后来情况好转,他们又把检测范围扩大,结果又出现很多假阳性。 最后他们通过多次采样,把感染人群比例估算了出来(假设第一次采样就采到阳性的概率为p,第二次采样的概率为q): 根据他们的数据,我们可以算出: 第一次采样,3%的人检测阳性; 第二次采样,27%的人检测阳性; 第三次采样,64%的人检测阳性。 三次采样的总人数有900左右。 那么假定这个病例是上海某患者的真实感染过程,根据公式: 我们可以算出: p=0.03 q=0.27 r=0.64 即: 如果这个患者初次核酸检测阳性,他/她的感染率大概为千分之三;如果初次检测阴性,他/她二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概率约为七成。三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概率为一成多。

不过以上计算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前提下的——这个患者从感染到发病这段时间内,体内的病毒载量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否则的话,感染率会高得多。 但是现实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人被感染后,病毒的复制会有一个增长期,在增长期的不同时间点采样,检测结果会出现不同的概率分布。随着病毒载量的下降,检测阴性的概率会不断上升。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人的不同采样时间,感染率其实是不同的。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每例患者的病毒载量以指数形式增长,增长因子为e(即二次方)。那么按照这个模型,当患者第三次采样时,80%的患者检测阳性(r=0.8),而第一次采样时就检测阳性的概率仅为1%。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病毒的毒力可能有所不同,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也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