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五行是什么?

闵若凡闵若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夏”这个字在《说文》里解释为:“夏,中国之人也。从页,姓音近夷,五季之首。”可见,“夏”的原型是古人面对太阳竖立的一页旗帜,表示与太阳同起同落,一天都暴露在阳光下。 后来,“夏”的字形加了“日”作繁,造了一个新字给“夏”。

但是,古人为什么用“夏”来指代四季里的“夏天”呢?原来,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分别命名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上的“日”字和“夏”字的下边部分就是代表季节的符号。(如下图)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五个以“春”或“夏”开头的季节名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由谁制定的?它背后有没有什么传说或者典故呢?

先来看看“春”这个字吧! “春”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像种子发芽伸出的嫩芽。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把金文的“草木萌芽”之形加以简化。现在的楷书“春”字,则是小篆字体演变而来。 据传,“春”字所代表的“春季”最初来源于“立春”,而“立春”又来源于“斗指寅位”(斗转星移中,正月立春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宫位置)。据说东汉著名的经学家蔡邕根据“斗指寅位”制定出了“春牛出地”的“春”字(见《汉书•律历志》)。

至于“夏”字,其实是由“午”与“日”两个单字组成。“午”在古代是指“芒种”节气,“芒种”正是夏季第三个节气。因为“夏至”(夏季第一个节气)即将到来,为了便于计算,古人把“冬至”当作一年之始,把“春分”作为春天开始。所以,“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过后,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正是一个白昼最长的时节——“夏至”到来之前,“小满”的时候,田中的秧苗初壮;“芒种”的时候,田野里的作物都进入了生长旺盛的时期。

关于“夏”字下面的“日”字,有人猜测它是象征太阳的圆弧(太阳光线被地球遮掩的部分),也有人认为它是象征炎炎夏日的火球。不论怎么猜,这多出来的“日”字显然是为了表达夏日高温的形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