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是什么生肖?

官春楠官春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时没有24小时制,他们说的“时”其实是我们现在的“时辰”,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叫做一个时辰,现在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古时的一日并没有严格规定是几个小时,比如宋朝初年把一日定为109分钟,南宋末年定为86分钟,明朝初期定为95分钟,明朝中期定为103分钟,清朝初期改为90分钟,到光绪年间才确定一天为1440分钟。 所以这“子时”、“午时”什么的也就没个准了。

不过古人倒是有“北京时间”的概念。因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白天和夜晚都存在着明显的早晚差异,为了区分白天和夜晚,人们发现面对东面的太阳,当它在正空的时候,也就是在中午12点的时候,太阳位于正北方并且影子长度为零(因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此时正好也是午夜零点,这就是“子时”的开始;而当太阳从正东方移动到正北方的时候,正是早上8点(西汉时期的一天是从辰时开始的)。 那么“午时”呢?

根据古人的记录,“昼晷测景,多者五尺,少者一尺六七寸,日中之时,影尽而短,至午而长。”也就是说当太阳由北向南经过正南方向移到正东方向的时候,人们的影子由最短逐渐变长,等到正午的时候达到最长,然后慢慢减短。这里所说的“长”和“短”和我们现在所讲的时间意义是不同的,它们代表的是光照强弱的程度,并不是时间的概念。因此这个“午时”到底是不是指下午一点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