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的五行什么意思?
“五行的‘行’字,古字形像一行走的人。本义:步行。后引申为运行、流通等意。”这段话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我查了一下古文字形,“行”字最早出现在金文(钟鼎文)里,字形很像在一条道上走着一个人,《说文解字》里“行”字的解释也是“道也”。 所以我认为这个“行”字,其本义就是道路。而路是是用脚踩出来的,所以行的本义应该表示人走路,而不是马走路或车在路上行驶的意思等等,这些意思应该是由行走衍生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信”和“令”与行有关呢?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古人出门要带书信,也就是今天说的信件,这是文明社会的交往方式;而古代没有电话、电报之类的通信工具,所以一封信就要走很长一段路程,这样也就把信送到目的地了——这就是“信”的本义。
后来出现“令”字,从字形上看,上面是个“发”字,下面是个“辛”字(繁体字“令”的下面是个“聿”字)。上面的“发”有命令之意,下面的“辛”指的是干农活用的农具之一“犁耙”,整个字的意思是:用“犁耙”这种工具,将地里庄稼的根须头发一样梳起来。引申一下,“令”字就有管理、指挥的意思。 而五行的“行”,应该就是由这个“令”字演化过来的,本意就是行动、运作。这里应该表示的是自然界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而不需要人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