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天气潮吗?
在桂林上大学,对这里比较了解。 首先明确一点,桂林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地区(市区平均海拔800米),所以冬天不会很冷,夏天也不会很热。每年的温差都不算太大。相对于同纬度(北纬25度)的成都和重庆来说要凉快很多,相对于北京上海这种地处温带地区来说更暖一些。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夜晚可以穿一件短袖衬衫在街上溜达,白天可能就要加件外套了。下面根据我自己在桂林生活的感受来说说这里的气候。
一月,农历腊月,天气开始转冷。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31日,市区气温降到-4℃(龙胜县低温-7℃),出现冻雨或雨夹雪的天气现象。不过,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出现,没有太大的稀奇。最让人难受的不是低温是潮湿的空气,感觉全身都是湿漉漉的。
二月,农历正月,气温继续走低。2月6日,龙胜县城出现大雪,这也是广西少有的大雪。我们学校位于临桂县,2月4日晚上也下起小雪。虽然下雪是很浪漫的事,但是路面上结冰了走起来可不容易。这个冬天的雨也是特别奇怪,不是绵绵细雨,而是像水龙头开了闸一样哗啦啦的猛下雨。
三月,气温渐渐回升,阴雨天气依然较多。
四月,气温急剧上升,有时候会热到让人怀疑人生,但是冷空气来袭又是说走就走。2019年4月18日至21日,桂林市出现了今年第一场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达到155.4毫米,为历史同期第四位。
五月,暴雨依旧,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冰雹。
六月,雨水渐渐收起来,开始频繁出现干旱、高温的情况。
七月,进入三伏天,炎热是主调,偶尔有强对流天气出现,打雷闪电都要小心。
八月,气温继续升高,热得发烫。
九月,终于降温了!!!温度适宜,天气舒爽,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但是换季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小心感冒啊!
十月,冷空气来了又走,气温起起伏伏。这个时候昼夜温差变大,早上出门可以穿得暖暖的,下午太阳下就可以脱掉外衣,穿件长袖T恤,十分舒适。
十一月,气温继续下降,天气越来越冷。
十二月,最冷的月份到了,气温下降到-8℃左右,在这之前还会下一场雪。
广西桂林,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著称。桂林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7-20℃之间,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是南方雨水比较丰富的地区。通常人们会误认为:降雨多,湿度也大,桂林应该是一个非常潮湿的地区。但实际上,桂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空气相对湿度并不大,天气并不是特别阴暗潮湿,特别是春天和秋天,气候干燥,湿度较小,晴天多,降雨少,是当地传统的农忙季节。即使是夏秋之交的雨季期间,阴雨连绵,湿度有所增大,但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季节”相比,桂林的“回南天”,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出现频率都有较大差别,危害程度也轻得多。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台湾中南部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每年的“夏至”前后,由太平洋来的暖湿气流达到强盛时期,从南岭山脉与广西盆地之间的空隙北上时,被广西北部的高山阻挡,不得不拐向西南进入盆地,大量暖湿气流聚积在广西中部的桂林、柳州、南宁和西部的百色、河池一带,形成回南天气。人们所说的“回南天”,也就是气象上所称的“前汛期”。
所谓回南天,是指持续潮湿闷热的天气状况,地面、墙壁全是湿漉漉的,如同淋浴一般,甚至连人的头发都回变得湿湿的。在回南天气到来前,往往先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干燥暖热天气,接着,强劲的南风突然袭至,暖空气把富含水分的空气“挤压”上岸,空气中所含的大量水汽几乎饱和,遇上较冷的物体,如瓷砖墙面、玻璃窗等,就立即凝结,变成一滴滴水珠,水汽似乎从墙上、玻璃上冒出来,这是典型的“回潮”现象。这时,地面和墙壁的温度很低,人们触摸时会有“冰冰”的感觉,体内的汗难散发出去,所以会觉得有些闷热难受。回南天一般要到谷雨之后才会结束。
在回南天到来之前,当地居民会想尽各种办法,采取许多措施以防回潮,如用塑料纸蒙在墙面和家具上,或直接将竹炭、生石灰等吸潮物品放在房间的四角、衣柜内,以防受潮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