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员工在编吗?

栾珈珈栾珈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地铁公司属于企业,企业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政府投资建地铁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降低交通负担(据说北京为了修建地铁投入了上万亿)。所以作为企业的地铁公司,其工作人员当然是编制内职工。但是!因为地铁是公共服务行业,又有着社会公共属性,所以作为国企的地铁公司在人员编制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只缺不缺,控制规模。

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地铁运营里程最多的城市,京港台地区唯一一座修建了环线地铁的城市(环线的意义后面解释),北京的地铁建设与规划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北京的地铁系统在人力上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北京市政府2014年发布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7 年)》中显示,到 2017 年,北京将新建及续建 15 条(段)线路、总长 61.1 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新敷设 90 公里,总站点数将超过 280 座。按照这一速度,到 2017 年,京港台地区将有 500 多座车站,仅次于上海(预计600余座)和广州(预计500余座)。

而如此庞大的车站数量,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值守。于是有些人就担心了,这么多车站,会不会导致人力资源紧张? 其实完全不用杞人忧天,由于北京地铁的控制规模,现有职工已经足够维持日常的运营服务。同时,北京还大量使用外聘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用于补充一线岗位员工不足的情况。比如我所在的线路,客运量巨大,但职工人数却很少,其中一线岗位大部分由外包服务人员担任。

当然,这种只在应急情况下才使用的补充机制不会长期有效。当遇到突发特大伤亡事故或疫情等情况时,这些员工将是首先被抽调充实一线力量的人群;在正常时期,他们也有自己本职工作,大多是维护供电设备、巡视检查、辅助驾驶等等。不过因为这些岗位大多比较辛苦,而且没有固定加班费用,待遇相对较低,一些年轻员工进入单位后会选择调岗,希望进入客运服务部门,享受更高的薪资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