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哪年开始的?
198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到北京郊区密云县不老屯镇进行社会调查。当地群众反映,经济困难,文化生活贫乏。于光远教授回忆起1979年5、6月间率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苏联期间,考察了苏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苏联国力比较雄厚,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中,文化娱乐设施比较完善。但在农村、小城镇,文化娱乐生活贫乏。苏联为解决这些地区群众的文化娱乐需要,通过发行“国家乐刮彩票”进行调剂,取得的彩票资金用于文化设施建设。于光远教授考察美国、日本等国家后发现,这些国家文化娱乐条件比较优越,都有各种不同内容、形式和规模的彩票发行。
受此启发,他于1987年7月25日给中央和国务院负责同志写信,建议发行“国家乐刮彩票”筹集社会公益金,在全国贫困地区建文化宫、活动室。信中提出,发行彩票是国际上发行债券、货币以外的流通券的一种普遍的形式,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中国过去还从未进行过,国内报刊中也从未进行过宣传报道,这是一个新生事物,符合国际惯例,在中国发行彩票还是可行的。信中还强调,发行“乐刮彩票”是我国人民的首创,要加以保护,不要模仿外国彩票。
他的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并相继做了批示。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在研究落实于光远建议的过程中,考虑到当时在全国发行彩票的条件尚不成熟,决定把发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以下简称有奖募捐)作为发行彩票的试验,先做起来。1987年9月16日,民政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发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的请示。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的请示,同意在北京市进行发行有奖募捐的试点。
在总结北京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于1988年12月20日印发了《有奖募捐(中国福)、(中国巧)彩券暂行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有奖募捐事业正式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也标志着我国彩票事业探索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