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环原理及作用?
说到避孕环,很多女性第一联想到的就是宫内节育器(IUD),又称为“上环”。 它是一款常用的可逆的避孕措施之一,通过在子宫腔内放入一个柔软的异物,来达到避孕的目的。 目前,我国上市的IUD有金属单环、金属圆环、塑料圆环等,其中又以金属单环应用最广。 IUD由金属棒和环体组成,金属棒的一端带有尾丝,而另一端则插入宫颈口内。 当女性月经期过后,排卵期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开始升高,使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而孕激素则会促使子宫内膜分泌黏液,为精子穿透提供能量。
但如果是上了环的女性,当雌性激素上升时,环体表面的异质蛋白就会刺激内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腺体分泌粘液减少,从而使精子能量降低,穿不过去,达到避孕的效果。 而在每次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都会脱落并随血液流出体外。对于已放置了IUD的女性来说,脱落的子宫内膜表面往往附带着经血和外来的细菌。此时,如果有新的精子进入体内,就有感染的可能,因此建议做好避孕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放环后就能100%保证避孕成功,也有意外怀孕的案例发生。
如果放置的IUD出现脱落或位置下移,避孕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即使避孕成功,也不表示不会发生妊娠,一般需要停药观察6个月经周期,确认未妊娠者才能继续服药。 对于暂时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的长效的避孕方法,且可逆,对性生活无影响。
环置入子宫腔内后,机体对节育环作为外来异物所产生的组织反应是起宫内节育器作用的主要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学说:1、异物反应导致无菌性炎 孙宝全等人用宫腔冲洗液动物实验证明,宫腔注入来富环浸泡液后即可引起无菌性炎。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环放置3个月后子宫内膜腺腔内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
节育环
症渗出物,使腺腔闭锁、狭窄甚至扩张;腺体变小、变平甚至萎缩,部分地方腺体消失,由炎性组织取代;内膜间质中炎性细胞浸润并有纤维组织增生。2、干扰着床 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及生理功能的改变,不利于孕卵着床。3、影响子宫内膜功能 有研究表明,IUD可使子宫内膜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细胞内cAMP含量的变化,可改变子宫内膜腺体的功能,特别是降低腺体对卵巢激素的反应,使子宫内膜不能为孕卵着床做适当准备。同时使子宫内膜腺体前列腺素(PG)合成增加,影响孕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增加子宫肌层PG合成,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孕卵排出。4、宫颈粘液变稠 铜IUD可使宫颈粘液变稠,精子难以穿透,从而影响精子进入宫腔。5、IUD的特定作用 吸宫的刮匙、金属IUD或硅胶IUD可干扰受精卵着床和使着床卵裂球从内膜剥离,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而具有杀胚胎作用;含孕激素IUD使子宫内膜组织萎缩、腺体数目减少、上皮变矮、分泌不足,不能适应妊娠的需要,干扰孕卵着床;含消炎痛IUD能抑制PG合成,提高子宫内膜PG/E2的比值,通过干扰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及腺体腺泡化和分泌,抑制着床过程。含米非司酮IUD使子宫内膜萎缩变薄,腺体数量减少,形态矮小,分泌不足,破坏适宜孕卵着床的环境,使胚泡不能着床。含雌激素的IUD使子宫内膜腺体变薄、腔闭锁,破坏胚泡适宜着床的环境。铜IUD直接杀伤精子,抑制精子代谢和功能,干扰精子运输;铜使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合成增加,引起宫缩,机械性刮除着床的胚泡和胚胎,从而影响胚胎发育并导致孕卵排出;铜抑制胚胎DNA和RNA的合成,直接杀伤胚胎;铜离子抑制I型子宫内膜细胞分泌活性,干扰胚囊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识别。
另有研究表明,哺乳期安放IUD可使泌乳指数下降和泌乳量减少。个别报道IUD可增加产时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新生儿Apgar评分低的发生率。也有人认为,金属宫内节育器可能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凝血系统而发生月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