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土豆好吃吗?
额,怎么说呢。 草原上的土豆和我们平常吃到的土豆不一样。 就拿赤峰来说吧!这边的土豆分为夏播和冬播两种,夏播的土豆又称为粮菜兼用型土豆,一般生长在赤峰南部和东部,比如宁城县,敖汉旗,巴林右旗等等地区;而冬季播种的土豆是食用型土豆,主要生长在天山、大青山南麓的阿鲁科尔沁旗、喀喇沁旗以及松山区等地。 虽然说都是同一个物种,但是这两个地方的土豆由于气候原因,个头长得大相径庭——南方的土豆个头较小,淀粉含量低,味道较为清淡,属于粮菜兼用型的(也有叫马铃薯的);北方的土豆个个都长得像球一样,表皮光滑,颜色呈浅黄色或黄棕色,个头较大,淀粉含量高,味道比较甘糯醇香,属于食用型土豆。【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啊,我所说的“北”是指地理概念上的北方,不是指华北东北那一片哦】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的土豆生长期间不需要施过多的化肥农药,所以吃起来口感可能要好一些,但是北方的土豆由于施肥量比较大,在土壤中的养分比较充分,加上昼夜温差大,所以结出的薯块特别饱满,吃起来也特别香甜软糯。 虽然同样是土豆,但是在不同地区人的眼里,它的身份却各不相同。
在赤峰,土豆既是粮食,也是蔬菜。在农牧民的餐桌上,它是主食之一,常用来熬粥、蒸馒头、做丸子、包饺子,当然也可以炒着吃或者凉拌。在城里人眼中,它则是配菜,什么鱼香土豆丝、酸辣土豆丝、排骨炖土豆,变着花样的做,虽然看起来像萝卜、芋艿之类的蔬菜,但是吃起来的口感却有很大差异,毕竟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洋芋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