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修宪的原因?

禄思杨禄思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原因不复杂,就三条: 一条是美国压力太大,不得不修。

第二条是日本政治正确,必须修。

第三条是历史因素,不得不修。 一、美国压力太大,不得不修 日本在1977年和1997年曾两次修改宪法,限制自卫队职能和数量,但始终未放弃使用武力。

到安倍晋三上台后,日本加速军事化进程。安倍的“主权国家论”把战后的和平主义彻底颠覆,为军队的扩张扫平了理论障碍。随后,安倍提出“自由开放印太战略”,将矛头直指中国。

为了配合军事部署,日本政府在2014年通过“治安维持法”,强化了对冲动的警察暴力执法的约束;同时,在2015年设立所谓的“情报保护机关”,直接违反二战后的《国际武装部队特遣队公约》,公然将黑手伸向海外。

2016年的“森友学园用地丑闻”更是直接将安倍政府拉下马。 面对日本的急速倒退,作为其最大境外市场的美国坐不住了。

2017年初,美国防长马蒂斯访问日本时首次公开承认,美日正讨论在冲绳部署导弹基地的可能性。此后不久,日本陆海空三军的领导人先后访美,与美军高层敲定细节。 根据计划,美军拟在日本西南的鹿儿岛县设发射场,并将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隐藏在地下,通过铁路运入。从位置上看,该基地可能从属于陆军第一机动舰队,由位于佐世保的日军第一机动军团负责防卫。

对于美国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一事,国际社会反应强烈。中国、俄罗斯、朝鲜均表示强烈反对,而欧洲也发出警告称,美国此举可能会彻底破坏亚太地区的稳定。

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也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安倍政府决定先通过修宪引入核威慑力量,然后再行谈判。可以说,美国的施压是根本原因,但日本右翼势力借美国之手实现修宪目的,亦是不争的事实。

二、日本政治正确,必须修 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往往取决于国内势力的博弈,这种博弈又往往是随着外部力量的变化而变化。日本修宪也不例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共处于全盛时期,在国会拥有近三分之一的议席。为了对抗左派势力,自民党开始与公明党结盟,并多次通过选举形成所谓“绝对执政”(即自民公明联合执政)。

由于左派反对修宪,自民—公明的“绝对执政”实际上掌握了修宪的大权。1970年至2016年间,两个政党提出的修宪议案几乎全部得到通过。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左派力量的衰落,自民—公明联盟逐步掌握修宪主导权。虽然中间出现过小池百合子率领的自民党众议员团反对修宪的情况,但是总体来看,修宪的进程依然顺利推进。

直到2017年,小池再次对修宪表示出强烈的反对。这一方面是因为小池代表的是地区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日本政治领域,修宪一直是自民党的旗帜性诉求。

早在1955年自民党成立之初,修宪就被列为该党的基本方针之一。多年来,自民党数次调整修宪的具体内容,但是坚持不变的根本立场却是受到广泛认可的。 在小池反对修宪的同时,也有许多民众站出来声援,认为这是自民党多年来的梦想,应该给予支持。

三、历史因素,不得不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外东北等被侵占的土地回归中国。然而,在日本修宪草案中却明确写入,“禁止外国军队进入日本国土,以及在日本领土内设置任何基地”。日本还打算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增加所谓“威胁”的列举,并加入抵制外来干涉的条款。

有分析指出,日本这些看似咄咄逼人的举措其实是在与美国进行牵制与反制的博弈。近年来,美国不断在中日韩间挑拨离间,试图打造包围圈,针对对象就是中国的崛起。 而日本正是美国一手栽培起来的。在日本修宪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着美日同盟的加深。

除了加强军备外,两国还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不断拉近步伐。以修宪为例,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曾动过修宪的念头,但由于社会舆论的反对而作罢。

此次修宪,美国和日本可谓一拍即合。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大力强化亚洲再平衡政策之际,日本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未来,无论美国还是日本,都不会让修宪的浪潮就此熄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