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伏共多少天?

汤洪磊汤洪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7年是阳历平年,全年365日(闰年366日),比农历少10天;农历2017年是丁酉鸡年,全年有384日。 2017年7月17日至7月26日为初伏,7月27日至8月16日为中伏,8月17日至8月31日为末伏,前后共计40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说,从夏至开始计算,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每十天一个“庚日”,计四十天。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第一个庚日是6月23日,所以今天入伏。 什么是“庚日”呢?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为小暑节气,小暑节气当天以及随后的八个天干当中,凡是遇到庚日就是入伏。如2017年为丁酉鸡年,小暑节气对应的干支日期为丙申年乙未月庚辰日,因此6月23日、7月3日、7月13日等均为庚日,也就是今年的初伏和中伏。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说,夏至这一天阳气达到极致,阴气渐生,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夏至过后阴盛阳微,所谓“冬至养生,夏至治病”的时节到了;再过五天小暑节气到来,盛夏炎炎,各种生物生长旺盛。 由于夏至时太阳由北及南时间最长的一天,此后太阳由南及北时间逐渐减少,所以民间有“夏至一阴生”的谚语。

中医理论认为:“夏至阴阳争,极阴生”、“冬至阴阳分,极阳生”,也就是说在夏至节气时,阳极至极,阴极微弱,人在中间;而到了冬至,则是阴极至极,阳极微弱,人在中间。 所以就有了“夏至养生,冬至治病”的说法,意思就是夏至人体阴阳之气随自然界阴阳之气而盛衰,此时调养得当,可保来年元气充足;反之,则可能留下病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