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加消费怎么?

仲鸣华仲鸣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题我会,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首先,消费和投资在经济学中都属于需求,但是二者有区别的。比如我买一件衣服50块钱,对我而言: 投资:我拿50元钱去进货(生产资料或者商品); 消费:我花50元买一件衣服。 但是如果我不进货而是去吃喝玩乐,那么这就是消费而不是投资了。 所以题主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引导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变”。 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影响储蓄/消费的决定因素很多,不可能简单粗暴地用增加或减少某个变量的方法来改变储蓄/消费的比例。

理论上来说,当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应该进行消费,而当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时就应进行投资。也就是说: 投资=U/C > 0 其中U是收益,C是成本(这里不考虑时间价值)。 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很难用一个公式表达清楚(否则的话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了)。因此我们只能寻求大致上符合上述关系的情况下的结论。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影响消费和投资的因素主要有收入、预期和利率。

一、收入 收入的概念比较宽泛,广义上的收入既包括经常项目下各收入项(工资、租金等)也包括资本项目下的收入(利息、股息等)还包括政府财政收入。但一般我们所指的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而且更容易获得统计数据。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人们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会按照一个固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保持货币的持有量不变,即: M/P = k 其中M为货币需求量,P为单位价格的商品数量,k为常数。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持有货币是因为现金在交易过程中可以充当债务的抵押品从而规避风险。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提高收入水平不会导致消费的增加而只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进而引起通胀。

凯恩斯之后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凯恩斯本人也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因此他的观点也被称为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核心理论即为流动性偏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偏好的因素。 所以凯恩斯主义的逻辑就是:收入—>存款—>货币供给—>通胀 可见凯恩斯主义是在给定货币供给的情况下讨论收入的效应,其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分配问题。所以凯恩斯主义虽然承认边际效用理论但是并不遵循边际效用的计算方式。

凯恩斯主义作为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一直在影响着后人的思想。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凯恩斯主义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新古典主义学派异军突起并一直至今保持着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二、预期 新古典主义学派并没有简单地抛弃凯恩斯主义的许多成果,而是基于相同的证据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新古典主义看来消费者不是根据过去的收入来预测未来的支出水平而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来调整现在的支出。因此在新古典主义学派看来收入是会影响消费的。

三、利率 凯恩斯认为市场利率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词语来描述利率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杀死天使。凯恩斯认为高利率相当于杀死消费这个天使。为什么呢?因为高利率会导致投资收益上升从而抑制目前消费的增加。 用凯恩斯的话来形容新古典主义学派看待利率与消费的关系就是:刺激魔鬼。为什么是刺激魔鬼呢?因为在低利率的条件下融资的机会比较多,于是人们就会增加当前的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