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的五行属于什么?

卜轶晨卜轶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还真有点难度,因为“槊”字在古汉语里是比较特殊的: 首先它是一个形声字(《说文》:“槊,七角刀也。从金朔声。音硕);可是一般形声字的声旁表读音比较准确,可是这个“朔”却不同,它实际上是一个入声字,读shuo四声——这是唐朝的读音,用现代普通话来反推的话,应该是第四声去声。

其次这个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汉书·李广传》:“广麾下四十余人,皆身被数创,何伤一毫!”颜师古注:“何,一作何伤。”这个“何伤”的“何”字就是“槊”,上面一个“牛”代表兵器,下面一个“戈”表示伤害杀伤,所以这是个会意字。同时因为声旁的缘故,也是个形声字。 所以这个字有两个读音,shuo四声和he二声,二者区别在于第三声阳去与第二声阴去的变化。而这两个读音对应的汉字又不一样: he的二声对应的是“何”字,在古代这二字是互通的,所以常用字词“何其”“何如”中的“何”都写作“河”,比如杜甫《春夜喜雨》里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红湿”的“湿”字即“河”字。

而shuo的四声对应的字就多了去了……基本上唐代以前的古籍里出现的“槊”字都是这个读音,比如司马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已诛,诏拜绛侯周勃为右丞相,赐爵列侯,与南越王樛衍、汉军诸侯王一同朝见。”里面“与南越王樛衍”的“樛衍”即汉武帝时期的南越王赵佗,其姓“赵”字“佗”的“佗”即念tuo一声。 那么请问哪个是“槊”的本义呢?好像都不对。

我查了古代文献,发现“槊”字只有两个读音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表达的意思其实就只有一个选择,也就是第二声阴去时,那个意思才最接近“槊”的本意。这个读音出现的范围也比其他读音要普遍很多。

鱼振铭鱼振铭优质答主

我是这样理解的, 槊是形意拳术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兵器。它的长度在83公分到95公分之间。这个尺寸对于练习者来说可以比较容易地控制。因为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武器的使用效率(比如太长的棒子很难用双手持握) 这个长度的矛枪有2个好处 第一是便于刺穿人体 第二是便于劈砍 从《武经总要》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这种兵器是很推崇的重视它并且把它列为了军械之一 而现在却很少有人去练这个东西了——我觉得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因为古代的战场比现在的凶险很多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