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债务有哪?
我国现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务,大体上与所指的广义债务口径相近。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短期借款”。“短期借款”主要指企业向银行、其他单位或个人借入的各种借款。这部分借款数额较大,企业需要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财务风险较高。
二是“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企业为了购入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开出承兑的应付票据以及因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或暂收款项,通过“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核算。这两部分属于企业在正常信用期间内占用的外单位(或个人)的资金,是企业短期资金的来源途径。
三是“预收款项”。“预收款项”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预收的款项等。这部分负债是企业事先收取的款项。企业确认收入时如果已经预收货款,在没有余款需要收取时,应将原记入“预收款项”科目的金额转出,冲减期收入数。
四是“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这四个会计科目分别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社会保险费等,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各种税金,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借款(包括债券)利息和应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五是“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核算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以外的其他各项付的款项。如存入保证金、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租入包装物租金、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等。
六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核算企业长期借款中应一年内到期的部分。这部分负债虽然在一年内不需要支付,但其在资产负债表中仍属于流动负债。
七是“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以及通过发行债券方式向投资者筹集款项而形成的负债,分别通过“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科目核算。这两部分负债是企业借入的长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