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怎么样啊?
贵州大学始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应贵州大学校友会之邀欣然挥笔为贵州大学题写校名。1997年8月,与位于贵阳市老城区斯湘庵巷42号的贵州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云岩区英武路7号的贵州省林业学校合并。
贵州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风景秀丽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有西校区、北校区、东校区3个校区和1个科技园区“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4494亩。学校教学科研基地和大学城新校区“花溪校区”占地3537亩,已投入使用;与安顺市共建“贵大西校区”和“西校区大学科技园”,占地1500亩。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馆藏文献435万余册,电子图书220余万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0多个,有“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总库”和“美国工程索引”等全文镜像。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922人,专任教师170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289人,副高职称745人,硕博导师602人;具有博士学位347人,硕士学位1011人,外籍教师12人,特聘院士、教授48人。其中,有49位专家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高层次人才津贴享受计划”和“贵州省高校精英选拔培养计划”等。
贵州大学作为西南地区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学校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俄罗斯、挪威、瑞典、巴西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4个国家或地区的30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将继续秉承“兴工富国”的办学宗旨,以提高质量与办学效益为核心,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争取条件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为保障,以突出特色追求卓越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发扬“自强不息、拼搏向上、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工大精神,朝着多学科、研究教学型、开放式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办学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