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样给外国贷款?
中国中央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拥有世界银行第三大的存款。199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急需资金援助。中国果断向两机构分别提供1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即人民币,以帮助发达国家渡过金融危机。这显示了中国的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赞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爆发,这次中国主动出击,向世界银行贷款。2008年11月,中国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当时,外界质疑中国利用巨额财政刺激启动国内消费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溢出效应?能否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点什么?
2009年3月,中国向联合国国际统计决策机制——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议,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作为联合国的永久性主题。4个月后,这一提议得到大多数成员国认可,被视为迄今为止对中国意义最为深远的一次联合国议事决议。
2009年9月,中国第四次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最大成员。11月,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文件,希望成为该组织观察员。2010年1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首次公开露面。2009年12月,中国宣布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这100亿元被分为三批,第一批35亿元已于2009年年底向8个非洲国家提供。
中国这样向外国提供大量贷款 其原因有哪些?
第一,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履行的国际责任。一方面,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发展经济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哺了世界。中国发展经济所获取的巨额利润,很大一分
部反哺了世界,如中国连续多年对全球投资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连续多年对世界出口稳定增长等。
第二,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多年来,中国一直面临资金紧缺的瓶颈。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即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这给中国的财政政策带来极大的难度,资金从何而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问题。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资本形成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扩大金融开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第三,这是中国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走出去”,即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和国际企业走进中国,必须突破国界限制,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经受风吹雨打,在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最后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企业的实力和风采。中国不可能依靠政府强制企业“走出去”,而只有让企业“走出去”,接受强烈撞击和竞争,自由选择,才可能形成一支强大的企业的队伍,实现中国的发展战略。而政府提供必要的贷款,就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