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我评价怎么写?
我园全体保教人员将努力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力求使幼儿在身体健康、科学技能、行为规范、生活礼仪、审美艺术、智力开发、创造性培养等诸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努力塑造幼教工作者的新形象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有严格要求,同时又必须高度尊重儿童的意见和愿望。尊重儿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热爱儿童、和教育儿童”;“要使孩子在活动中全面健康地发展,就要实现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所谓主动性,就是儿童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下,有自己的兴趣、意识、愿望和要求,主动地活动,自觉地发展;被动性是指儿童没有兴趣、意识、愿望和要求,被动地活动,不受约束地发展。主动性受主动性的原则,被动性受被动性的原则,主动性和被动性和谐发展的受主动性和被动性和谐发展的原则”。要求幼教工作者“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关心和爱护幼儿,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关心幼儿的需要和积极因素,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扬长避短,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内心尊重、情感、品德、意志、认识、审美、创造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教育同小学教育相比有巨大的差别,幼儿具有诸多不够成熟、不足之处,教师应当允许并帮助他们,一切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对幼儿进行教育,按照幼儿教育的特点去发展我们的孩子。努力塑造幼教工作者、幼儿园和幼儿的新形象。
二、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合格教师
《教师法》规定:“中小学教师为人师表,遵守法律、法规,热爱少年儿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从事教学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幼儿园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当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歧视未成年学生,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礼仪、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风师德,严谨治学,潜心研究,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好引领者、示范者、引导者;尊重幼儿权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及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执教,自觉维护教师尊严和职业权威,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忠于人民教师职责。
三、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核心,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纲要》强调:“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逐步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建设一支品德好、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满足幼儿园教育需要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即:一要有专业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二要具有适当的专门的教育学科知识;三要有进行专业反思的能力。今后我园将鼓励和支持教师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实践、总结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外出学习和派人出去学习、参观、考察的频率和力度,拓宽老师的视野,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强化教师爱岗敬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支良好的幼教队伍。
四、努力做到教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衔接,争取得到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积极与家庭、社区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幼儿生活中的各方面教育因素,提高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家长要“密切与幼儿园的联系,支持、配合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代表家庭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经济建设启蒙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礼仪教育等,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任务。”积极创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争取社会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幼儿园办园后的各项支援和服务工作。
五、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园今后一个时期幼儿园发展的指导原则
《纲要》是新世纪的首部教育部令,将幼儿园教育从传统的经验型教育推向了科学化的现代化教育的轨道。我们应认真学习和遵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新《纲要》为指导,坚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探索与改革,不断深化保教改革,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努力塑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学前教育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