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到底怎么了?

束珍鹤束珍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乒坛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有冲击力的新人了! 也许很多年,甚至几十年后,王楚钦会像当年的马琳一样成为炙手可热的球星,但现在他不是。现在他是被忽视的新人,是连败许昕和马龙,不能拿冠军就是水货的悲情英雄。但谁又知道几年后他会不会是像今天这样的超级巨星呢? 马龙许昕这些老将依旧在巅峰期,他们三人的竞争就像足球篮球中的NBA联盟,属于乒坛顶级中流水平的竞争,而王楚钦则是连败他们的王者,他的上升势头很猛,很有可能跻身顶尖高手的行列。 但如果论实力的话,王楚钦已经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了——他拥有超强的正手能力,这是中国男乒目前最紧缺的。

女队方面则是新科世乒赛女单冠军孙颖莎异军突起,她具有强悍的正反手进攻能力,还有很好的控场能力,加上一副好身板,未来很有希望成为大满贯得主。另外一位非主力选手陈幸同也十分强悍,她的技术特点与孙颖莎十分相似,也有望成就大满贯伟业。 而女队的竞争激烈程度远小于男队,目前的阵容基本是丁宁、刘诗雯、陈梦、朱雨玲四人大比拼,再加上年轻选手孙颖莎、陈幸同争夺两个名额。

随着奥运会延期至2021年,这几位高手继续鏖战,胜负难分。而几位年轻的选手则是你追我赶,充满竞争力。 整体而言,国内乒坛依旧是被老将统治,年轻人缺少出头机会。但是看了王楚钦对马龙的比赛之后,相信会有更多有实力的青年才俊冒出来,让乒坛更具活力。

桓婧桐桓婧桐优质答主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塑料生产工艺的进步。

塑料最早在1909年出现,并在1940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人们更注重材料强度的提高,比如二战中德国就大量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来代替钢材和木材制造战机。所以早期乒乓球的寿命很短,质量也参差不齐,甚至会发生爆炸事故。

战后的日本在乒乓球市场耕耘多年后,发现只有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上扩大份额。当时,大多数乒乓球作坊还在使用落后的手工注塑机。这种机器采用人工加料,容易造成产品注塑不饱满,飞边尺寸不一致。

后来有家日本公司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注射成型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塑机),这种注塑机通过自动化程序设定,使塑胶熔体的温度、压力及加料量等参数稳定,从而使产品的尺寸、飞边高度和力学性能等保持一致。这种机器一次可生产56个乒乓球,具有成型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注塑工艺的先进性使这家日本厂商的乒乓球质量得到飞跃提升,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乒乓球品牌。

之后,日本厂商又从模具入手,当时大多数厂家的模具使用寿命仅为70万次左右,只有50%的出成品率。而日本厂商采用的高寿命模具,使用寿命达到了180万次,出成品率达到了98%。此时,日本厂商的乒乓球质量已经能和赛璐珞相媲美,甚至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更高。

然而,在日本厂商看来,这还不是制造优质乒乓球的最佳方案。因为塑料的流动性、收缩率和飞边大小等与温度和压力密切相关,只要温度、压力等参数有波动,就会给球的密度、硬度和质量带来影响,所以注塑成型只是解决乒乓球耐用度的过渡方案。

日本厂商随后把目光转向了挤压成型工艺,这种工艺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高性能模具,产品密度均匀,基本没有飞边,因此产品的尺寸和塑性都非常均匀,在重量和硬度方面更趋接近完美。而当时国际乒联的技术法规尚未对球拍和乒乓球材质作出明确规定,所以日本厂商的新型乒乓球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抢占了市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