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企业财务分析?

粟琬彦粟琬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非专业人士,但曾做过一段时间的企业融资咨询,负责过数家企业(包括新三板及上市公司)的财务顾问工作。因此浅谈一下企业财务分析的问题,只代表个人观点,大家看个热闹。 首先要明确一点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最根本的目的是帮助决策者(企业高层、股东等)进行正确的决策,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最好的财务分析其实是导向决定的——由决策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达成什么目标而开始的分析。

举个简单的例子:企业高层发现近期资金的周转速度慢了下来,为了尽快收回资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出售部分资产。这时就可以从“快速回收资金”这一目的出发,以现金流量为向导,通过估算销售资产的所得与所失来辅助公司经营层做出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财务分析其实来源于合理的假设和周密的计划。

在做财务分析之前,我们需要理清两个问题:一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达到什么目标;二是我们有哪些假设。只有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自圆其说。否则即使得到一个所谓的结果,也会因为前提条件的不成立而导致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如果当时多买100万股,现在股价已经涨上去了!” “如果我当初投资另一个项目,现在收益肯定比现在高得多!” 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交易或者假设另一种可能性的出现,那确实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我们着眼于未来的同时,假设过去的信息是合理的且符合逻辑的时候,我们才能基于这些假设推导出有意义的结果。

做财务分析,必须牢记一句话:分析是为了决策,而非展示计算能力。所以除了必要的公式外,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事实,用简明的逻辑推进分析过程。让读者(决策者)能够容易理解分析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这才是最重要的。

宇文诗颖宇文诗颖优质答主

第一、明确分析目的、做好分析准备。

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做好分析准备。财务分析的内容很广泛,并非对财务报表的任何方面进行的分析都是有价值的。分析者应当在搜集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之前,明确分析目的、拟定分析提纲、做好分析准备,以避免分析工作的盲目性和资料收集、分析过程的低效率。

第二、掌握好资料。

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分析者应对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认真研读。通过对报表的初步审阅,分析者可以获得被审阅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生产经营规模、主营业务及产品、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等。

第三、分析评价。

在对报表有关资料详细审阅的基础上,财务分析人员应根据分析提纲,就分析目的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及内容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及其质量。在这一阶段,分析者所关注的是,通过指标的计算及其纵向、横向比较,发现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提出建议。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分析者应依据相关标准,提出具体对策或改进意见。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也是财务分析实际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第五、完成财务报表的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完成后,分析人员应据此完成《财务分析报告》,用以向分析报告的使用者传递财务分析的信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