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为什么难学?

瞿强炜瞿强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渊源来说,汉语是分析语(或称分析型语言)而不是综合型语言。什么是分析语呢?简单说就是词和句子的构造是由单词或句子中的字符决定的。比如英语的名词复数加-(e)s构成,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加-(e)s构成;法语动词变位根据时态、人称与数而变化等等都是分析语的特征。而汉语则是另外一回事——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动词没有时态和人称标记需要改变的字符只有“一”和“不”……这种特征称之为“孤立语”的特征。

由于汉语属于孤立语,所以汉字表达的词义没有像英文字母一样有固定的组合方式,每一个字代表一个词汇单位,而且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没有像法语那样一个词由好几个字母组成的情况。因此每个汉语词语都需要单独记忆,自然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拉丁文、希腊文等也属于孤立语但难度似乎不如汉语?这是因为这些语言已经失传了,现代的语言学家们只能根据古拉丁文、古希腊文来研究这些语言的书写形式并编撰语法书籍。至于发音则只能靠猜测了。既然研究对象是“失传的”语言,自然语言学家们也无法像记录普通话或者粤语那样将它们的语音记录下来。一种语言没有了语音这一可感知的形式,自然而然学习起来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巫泽铭巫泽铭优质答主

汉语“难”,这个“难”也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语音上讲,可能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讲,音调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放在一个语境中,放在一个比较广的范围中讲,其实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对路,也并不难。

那么汉字,汉字它也是一种意象的文字,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匹配、一种对应。那么我们怎么样去传播,怎么样去推广,应该有多种的方法。比如我并不赞成在全世界推广简体字。简体字的本身,它只是一种推广汉字的工具,它本身是无优劣之分的。所以我们也不必要去在全世界推广简体字,繁体字完全可以达到这个使用的能力。繁体字对于一些古汉语知识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有推动作用的。那么所以我在1996年提出应该简繁共存,这个在国务院的国务院批文实际上也是简繁并存。简体字在大陆用,繁体字在台湾用、香港用、澳门用,海外他哪个用得好,他哪个愿意用就用,这个不要去规定。应该简繁共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