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几个月开始成形?
对于孕妈妈来说,知道胚胎在子宫里发育的过程是很重要的。这样当孕妈妈在孕期出现不适症状时,能够明白可能的原因,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而如果在孕期一切正常,也能够更加踏实,安心地度过孕期,迎接宝宝的降临。 一般来说,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就会发育成胚胎,而在孕期,胚胎的发育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精卵相遇——受精卵形成——细胞分裂(3天) 当精子和卵细胞相互碰撞的时候,受精过程就发生了,此时会形成细胞群,每个细胞包含一个染色体组,这个时期胚胎的细胞数目已经非常多,但是体积非常小。
受精后第3天,早期胚胎形成。 器官开始分化——胚胎移植(4-5周) 一个受精卵在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下,会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不断增多,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各个器官的结构雏形。
一般到了第4周末,胚胎的身体结构和四肢的形状已经差不多出现了,五官也渐渐清晰起来,就像个微小的人形“小人”了,这时如果检查可以看到妊娠囊和胎芽,并且听到心搏的声音。 而到了第5周末,胚胎长度达到2cm左右,眼睛、鼻孔、嘴、耳朵完全形成,手、脚、指甲明显可见,心脏已经开始跳动,有时甚至可以在妈妈的腹壁上听到像小车经过时发出的声音。 这时的胚胎已经具备了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全部潜能,无论外观还是内部结构都不再是精卵相撞时单纯胚胎的样子了。
虽然每个胚胎的发育情况基本一样,但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一旦出现了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受精卵在8周以内被称为胚胎,在8周以后才被称为胎儿,也就是说孕妈妈在8周以前做B超是看不到胎儿的。
孕12周前胎儿还未“成形”
从受精卵形成,到长成一个活生生的“小宝宝”,这个发育“成形”过程究竟从哪一刻开始的呢?医生说,所谓“胚胎”一般是指受精后的前8周,医学上称为“ embryonicperiod”即“胚胎期”,在此期间是器官发生的关键时期,细胞增生、分裂活跃,易受药物、射线、代谢毒素及宫内感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孕早期一定要非常小心。胚胎在8周后“成形”被称做“胎儿”,在医学上称为“fetalperiod”即“胎儿期”,易发生胎儿过小、功能异常及流产等问题。
怀孕3个月时胎儿发育尚不完全
有人把3个月叫做“孕界分水岭”,其实怀孕3个月,即孕12周时,胎儿才刚刚长齐了脚趾和手指,其他发育还不完全,距真正“成形”还差了一点呢。所以孕早期尤其开始的8周内,妈妈一定注意:要避免高强度的工作,不能乱服药,不能接触有害物质和射线,最好别感冒,一切以“保胎”为重,饮食和睡眠都要特别照顾。
4个月左右做B超看到“小宝宝”
一般来说,孕妈妈从现在起才能逐渐做B超和CT等医学检查,但也不要过多,一般产检规定做2-3次就够了。从现在起直到孕7个月前也就是28周末,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准妈妈们情绪要稳定,别紧张或抑郁,保持乐观的心态,否则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饮食要搭配合理,多运动,少躺着静卧。
7个月后可生下“活胎”
医学上所说“活胎”的标准就是胎龄超过28周或出生体重超过1000克。从孕7月开始,胎儿生长比以前更加迅速了,妈妈肚子变大后可适当散步,经常做做孕妇体操,利于胎儿大脑发育,同时锻炼肌肉,为正常分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