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怎么装鞋架?
1.在墙脚处打一圈木楔,起到垫高的作用; 2.买成品鞋柜,建议尺寸高度控制在0.9米-1.2米之间(鞋柜太厚,进深超过35厘米会浪费过道空间),宽度根据需要放置的鞋子数量而定,长度则根据空间大小确定;
3.如果家里空间足够且预算充足可直接购买带换鞋柜功能的定制木地板,既能解决日常穿鞋问题也能让居家环境更加美观。 如果不想花钱或者空间不足,可以打一个简易鞋架,节约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空间。比如把楼梯下方、过道角落等等区域充分利用起来,打造顶天立地的整体式鞋柜。
另外除了最常见的地面铺设方式外,木地板还能以地墙/顶墙/柱墙等多种组合形式出现。比如在卧室,既可以通过铺瓷砖等方式做到地面干净清爽,也可以通过整面墙的壁板打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休闲区——在这里阅读、睡觉甚至做瑜伽都没有问题!
选择比较长的多层的鞋架,长度比你打算做鞋架的位置长2-3厘米。找一个人帮忙抬着往墙上挂,挂的过程中可以左右移动一点,找准位置。挂好之后拉住两端用力往外拉,让自攻丝跟墙面压紧。完成固定。最后在每层都放上两本书,压上放鞋的层板,过一夜书就变形了扔掉,鞋架就成型了。
墙面是大白,建议用电锤打眼再上螺丝,或者用带尖的自攻丝。如果太厚、或者内部结构特殊,则只能用膨胀螺丝。但是都存在一个问题:比较厚,鞋架做平了,层板就会倾斜(与墙面的夹角小于90度)。我的做法是,厚的地方,稍微把挂板往外翘一点,让挂板基本上与层板平行(层板与墙面基本垂直即可)。这样层板都是一样平的。
如果墙面用的水泥砂浆找平,而且厚度不大、受力面较实,可以用细点的自攻丝直接攻进去。这样鞋架可以完全与墙面紧贴。
如果墙面用的石膏板找平,找平层较薄,可以不用打眼直接攻丝。受力效果也不错。但是石膏板本身必须与龙骨等固定点固定好,如果松了也是白搭。(如果自己做,打找平层的时候可以多加几根龙骨,保证石膏板与龙骨全部接触,找平层就比较结实牢固)
自己做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完全控制尺寸、颜色,内部构造和层板厚度等。
2、比买现成的省不少钱,我这个做一个大概能省30-60%。
3、由于是按照尺寸做的,比买现成的使用起来更方便、利用率更高。
4、木工活都不难,自己做也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