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旁的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中记载了汉字“王”的部首,但没有关于偏旁“丶”和“一、二、三、四”的解释。 一些现代词典将“丶”、“一、二、三、四”列入“部首”中,作为部首的字义解释为“笔画数”“第一(二)笔划”或“中间一短画”,但并未明确它们与“王”的关系及属于哪一类的部首。
这些部首为什么被称为“王”旁呢?有人认为它们是“丶”的一竖、两横或三横,被误认为“王”的一个撇折;也有人认为它们本来是表示“王”的第一笔、第二笔的意思,后来才演变为单独的部首。 在日本,根据上田万编著的《草书千字文》,部首“丶”被当作一个点。该书收录的唐代写本《千字文》中有以下例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里的部首“丶”写作“丶丨”。据学者研究,这个写法可能是由草书“丶”加一竖而成。 而部首“一”至“四”则被当作四个数字,分别写作1-4。这四者可能分别是由草书的一、二、三、四“丨一ノ丨一ノ”演变而来。其中,两个“ノ”代表撇捺,一竖连接在起笔处与收笔处以示连贯,这种字形很接近楷书的数字“一 二 三 四 ”。 至于“亅”旁,则是从“亅丿一一”演化而来的。 “亅”是竖钩,在草书书写时可能会简化为一竖;而“丿”在草书中容易写成一短横,因此可构成“亅丿ノ一一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