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需要收购多少股份?
根据你的问题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借壳”,另一部分是如何实现“借壳”。 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入手——如何判断是否要“借壳”。这实际上涉及对“借壳”认知的四个维度:目的、价格、业务、风险。在讨论之前先明确一点,我们讨论的“壳”指A股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都具有完整的业务模式和持续经营的能力。从理论上说,不存在所谓的价值为零的公司,也不存在无法实现的业务。所以,对于上述四个维度,我们的讨论只涉及临界值,也就是达到这个数值的时候,就应该考虑通过“借壳”来完成目标。
1.目的。是否以实现特定目的为目的,比如解决同业竞争、实现资产证券化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该目的对应的估值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的本身往往没有绝对值,取决于决策者对于实现目标的执着程度。
2.价格。是否低于主营业务净资产值。由于借壳过程会压缩原股东价值,所以这一指标是一个动态的下限标准。考虑到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上市率不高(上海市场为50%左右,深圳市场不到30%),很多希望实现整体上市的集团都会选择多次发行新股来凑齐现金,从而完成整合。在这过程中,首次发行的溢价水平能够反映出让渡给合并后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如果在操作中首次IPO出现折价,则意味着原来上市公司股东的损失大于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收益,这种自损型交易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反之,一旦首次IPO实现足额募资,那么本次“借壳”交易基本上就可以达成。
3.业务。是否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有显著差别,或者能否通过业务重组快速实现业务重叠。如果两个业务的差别明显到不用多说,而且没有任何重组的可能性,那就没什么可讨论的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业务是指业务实质而非业务形式,所以即使业务表现形式不同,但只要具备相同的业务实质和商业模式,就不是不能兼容的业务。
4.风险。主要是考虑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对于涉及境外股权的结构。是否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决定是否实施“借壳”的关键。
关于如何实现“借壳”的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找到适合的目标公司和合适的接盘方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各种变数也比较多,不可控因素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