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年属什么生肖?

滑茹弦滑茹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元1215年的春节,在公历里对应的是1月30日,这一天是辛亥猪年腊月三十日,距离春节还有8天(中国传统历法里的“正月初一”为公历的2月4日或5日,因此春节前后的时间划分以农历为准);而农历新年则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以这一年属于“辛亥猪年”和“壬寅虎年”之交,即“生肖猪”年。

从公历的角度来看,1901年和1961年春节都是在1月底,也就是春节前夕,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一九六一年是闰四月”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农历的问题了——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的,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需要一个月,也就是说农历每个月初一日月同升同落,而每月最后一天是上弦月或者下弦月。

农历一年的开始叫做“正月”,“正”是指“正月朔”,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正月朔”这一天,太阳和月亮都位于人马座方向,太阳由西往东运行,月亮由东向西运行。正月末,月亮运行到人间与地球之间,也就是“望”,这时太阳和月亮再次成“合”,所以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又称为“月夕”、“月夕节”等,这一天的月亮被赋予“满月”的称号,也叫“望月”。 正月末,月亮“望”之后,继续往东边运行,此时太阳逐渐向西运动。到了二月,月亮又进入了“新月”——没有“月夕”,只有“晨月”,不过这时月亮的位置已经接近最高点(“上弦”的前一天)。

由于“上弦”发生在农历的二月初二,且二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惊蛰”,所以农历二月也被称为“燕月”、“雷月”。 上弦之后,月亮慢慢变“圆”,也就是进入“仲春”阶段,这时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趋于平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但从地球上看去,却是月亮刚从西方落下(对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日出日落方向是由春天向夏天过渡的一个显著标示)。

过了中春,太阳渐高,月亮渐低,昼夜长度逐渐变化,但差别不大。从春分节气以后,太阳直射点完全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到了清明时节,正是“梨花风起正清和”之时,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月亮也一天天变圆。 “谷雨清明后,寒川逐暖波。”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后,“杨花落尽子规啼”,进入暮春,气温明显升高。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后羿射箭的故事流传甚广,其中后羿共有射日(除掉“七日”,留下“一日”给人)、射月(箭射月中“九个太阳”中的“一”和“二”)两则,其中射日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干旱”,而是为了消除“火灾”,可见古人对于太阳“炎热”的担忧。 月中有“蟾蜍”,而在古代民间传说之中,月亮上的玉兔捣药用的“臼”其实就是蟾蜍。因为蛤蟆能“止渴”、“利水”,用它的“涎液”(分泌物)治“口渴”、“小便不利”,所以月亮又被称为了“蟾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