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义货币有多少1995?

刁提铭刁提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1994到2016年,M2的余额增加了大约87倍 1994年底中国的广义货币(M2)为39.3万亿元;2016年底达到248.99万亿元。 从1994年到2016年的二十年里,GDP年均增长约为10%,通货膨胀率大约每年2%,利率水平低于通胀。以2016年GDP总量与1994年的GDP总量的比值为基数,计算名义增长速度,则GDP年均名义增速为13.3%。据此估算,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广义货币(M2)应该至少在现有基础之上再增加约270万亿。即二十年间广义货币至少应增长两倍多——这还没有计入物价上涨因素。 根据央行数据,到2016年底,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48.99万亿元…… 如果把20世纪90年代看作一个完整的周期,那么我国目前的广义货币规模已经是当时的近9倍,而当年GDP仅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能够保持如此高强度的经济增长和货币增长实属不易。

为什么当时能维持如此高的广义货币增幅?其原因在于:

——当时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产能落后,而不是现在所认为的供需失衡、大宗商品暴涨。所以货币政策的主要诉求是扩大生产,而不是抑制通胀。

——国际经济环境相对友好,人民币汇率处于较高值,进出口顺差较大,外资流入持续增加,外汇储备连年上升,为货币政策宽松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财政政策积极参与并配合货币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国债融资大规模发放,政府支出大幅增加。

——企业改革进程缓慢,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大量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投资需求旺盛。银行信贷投放迅速增长,资金供给相对充裕。

当然,当时的宽松政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最为明显的是金融资产价格过高,引发后来的金融危机。流动性过剩刺激了投资和经济泡沫,也让后来四万亿投资的刺激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去产能、去库存、去库存已经完成,供给侧改革成效凸显。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需要货币政策松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联储加息缩表,新兴市场经济下滑,国内供给侧改革任务依然艰巨。 虽然最近央行采取了降息降准等宽松措施,但社会融资成本仍然偏高。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有限。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偏低。通胀压力不大。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进一步大幅放松的空间已经很小。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和基准利率的市场化都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将更趋灵活和精准。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体制。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很多困难,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之一,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结构调整应该是主基调,但稳增长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可预见的未来,货币政策有可能继续在相对狭窄的区间内震荡,或以稳健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