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怎么能看懂?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三个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表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的资产总额与其权益总额总是相等的,即全部资产是由全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提供的。从企业权益提供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来源构成情况: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既有企业所有者提供的,也有债权人提供的。从企业资产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财务构成情况:所有者权益、负债都是企业资产的求偿权(权益)。
资产有流动性和非流动性(或称固定资产)之分,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存货等,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是指变现或者耗用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等资产。负债有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和长期借款等。负债是指企业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现有的义务,凡是需要在一年内偿付的负债是流动负债,一年以上需要偿付的负债是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投资者投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看懂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的负债不得多于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应多于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一般为某一月份的月末、某一年份的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关系式,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根据这个关系式,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分为对外所负的债务和对所有者的权益两部分,这两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需要,又可分解为更具体的项目。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主要表明企业在某一时日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相应承担的经济义务以及所有者在企业中应有的权益份额。这些信息既有助于解释企业在该时日的财务状况如何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有助于解释利润表提供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如何变成现金和其他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