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为偶的结局?

车语铮车语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很多答案,觉得大家其实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先引用一段《倚天屠龙记》的原文来作为引子——

“杨逍和殷素素相视一笑,心想这二弟当真了得,将一个武林高手擒住,逼问师承来历,竟逼问出这样一个故事出来。他二人虽都是明教高层,但当年在光明顶之战后,本教分作两派,杨逍、韦一笑率部下归顺明太祖,另有一支明教则由张无忌率领,这时正在冰火岛养伤。后来张无忌回归中土时,杨逍、韦一笑曾奉命去迎接,因在海上失散,未能碰面。”

再引用一句金庸先生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的话来作为正文: “我构思明教三渡这个章节时,想到的一个主题乃是‘忍’字,明教中人须忍耐一切屈辱,日后必能光大本教。杨逍、韦一笑初进黑龙潭时,处境甚惨,但二人坚忍不拔,终于脱险。张无忌孤身入死潭之前,曾道‘我明教弟子个个都似杨逍、韦一笑一般’。“

以上两段引文的中心意思其实就是一句话: 杨逍、韦一笑的遭遇可以说是明教(或者明教中坚势力)遭受的屈辱的象征——“明教中人才干武功最高的人,受的苦也最大”。 而“谁与为偶”就是明教中人才干武功最高的人(杨逍、韦一笑),遭受到的来自外部势力的欺压(昆仑、崆峒等派围攻明教总坛)最大的体现。

所以“谁与为偶”的结局可以这样理解: 在以张无忌为首的明教其他高层皆下落不明的时候,杨逍、韦一笑为了保存明教的实力,不得不接受了张无忌的嘱托,暂领明教号令之权,并且对外发出了“终遣一剑飞红雨,又是苍茫去后身”的浩大宣言,向外界宣告明教依旧存在且势不可挡(比“普渡慈航”的牌子可要牛逼多了)。 但是杨逍、韦一笑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这个“委托”就真得承认自己是“明教教主”这一身份的拥有者。他们仅仅是接受了“暂时统领明教”的任务而已。

在他们心里头,真正明教的教主应该是张无忌,只是张无忌现在不见了(死了?跑了?不知道....),所以他们才会在得知了张无忌的下落之后欣喜若狂(见《倚天屠龙记·第十回》)。 但杨逍、韦一笑并不愿意让位给张无忌——虽然他们在名义上已经接受了那个“委任状”,但是张无忌实际上也没有跟他们讨还的意思,于是乎这个“委任状”就一直被搁在那里当个摆设,直到这本书完结为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