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有什么景点?
1、南壕井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西南28公里处,是一个天然沼泽湖泊。南壕井是嫩江的支流,其形状极像倒置的水壶。
“南壕”是蒙古语“南忽海”的简称;“南忽海”意为“有树的水域”或“森林里的水域”。由于这里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历来是牧畜放养和水鸟栖息的理想之地。每年春季,大批水禽飞来此处繁殖后代。南壕井又是兴安盟著名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在湖的北岸,有一排排白桦树林。微风拂过,林涛阵阵。站在湖边放眼远眺,但见水天相连,一片茫茫。远处,成群的牛羊静静地在草原上咀嚼着绿草;近处,游荡的乌苏里白鲑(又称兴安白鲑)在水中尽情地漫游。
2、乌兰毛都草原 乌兰毛都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呼伦贝尔草原西缘,乌兰河下游。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6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是兴安盟乃至整个内蒙古西部面积最大的草原之一。
乌兰毛都草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无霜期10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左右。这里牧草种类多,生长季节长达145天,每年春夏之交,各色花草遍地,姹紫嫣红;盛夏之时,各种野花争奇斗艳,连绵绽放;入秋之后,草原上一片金黄,如大海般的波涛汹涌。到了严冬,银装素裹,万里江山分外妖娆。
乌兰毛都草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众多。早在汉代,这里就是匈奴部落的活动区域;唐代属霫国辖地;宋代划归女真族统治;辽代属中京道昌州管辖;元代属于大宁路泰宁司;明代归鞑靼部所居。清代中前期,乌兰毛都草原属郭尔罗斯后旗领地;清末归郭尔罗斯前旗管辖。
3、哈布气石阵 哈布气石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南部80公里的太岳山上,是由大约2.4亿年前的玄武岩喷发而形成的。这些火山口状的石堆由下而上呈阶梯形排列分布,每个石堆的直径约有数十米到上百米不等,最高者达50余米。由于风化作用,许多石堆已经崩塌。如今所看到的形态各异的奇石,都是历经沧桑后的最终造型。
哈布气石阵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传说丰富。据当地人说,石阵东面的巨石上有三个自然形成的佛像,中间的一尊高且清晰,两边的一尊矮且模糊。当地人在春节和端午节这天都要向佛像敬拜,以求得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和人平安。
4、五间房战斗遗址 五间房战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城东南15公里处,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一·二七战役的主战场。 1936年1月27日,以日本关东军陆军第2师为代表的日军共约15万人分三路大举进犯热河省。当时驻守热河的国民党军队仅4个旅约20个团,共10万余人。双方兵力相差不大。
由于敌我兵力相当,又都是轻装疾行,所以先期到达热河境内的日军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率先发动了进攻。而我军在指挥上又出现失误,致使第一仗就损失了两个团。为避敌锋芒,我主力部队遂向北转移。
就在我军转移的时候,日军的一个小队却闯入了一个由5位领导人率领的民团司令部。这五位领导人是:突泉县委书贾文甫、县长袁凤岐、公安局长朱光、保安队长李维民和新一旅旅长孙永谦。他们被日本人包围在一个院子里,凭借房舍同敌人展开激战。
在这次战斗中,贾文甫等五人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行为极大地鼓舞了热河人民的抗日信心。从此,五间房这一地名就被载入了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