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字五行属什么?

谢昊曦谢昊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族”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戌集下】【族字部】 族;康熙笔画:12; 【玉篇】本作族。【易·革卦】革之四德,去故取新;何谓四德?君臣上下,父子弟兄,六亲之效也。又《易·鼎卦》鼎颠趾,未悖也;鼎折足,覆公餗,信凶也。虞翻曰:颠趾则失其族,折足则丧其党。按鼎者,器之象,象人聚族而居,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道,故折足、倾盖皆谓之凶。 又《尚书·顾命》王人众,厥属尔祖考。马氏冲云,谓天子所至,百官皆从,如家人之有父祖也。注疏同孔安国。 又姓。明族凤池。

【正字通】旧书称文宗、武宗为二帝,宣宗三帝。按此与唐肃宗复名上皇後,尊玄宗为太上皇,代宗亦得称为上皇同理。宣宗既以大中为年号,不当复以宣宗为三世。 又【集韵】子六切,音祖。类也。或作族。见《诗·小雅笺》及《左传》。 又【集韵】侧救切,音簉。【博雅】次弟也。或作簉。或作𤣥。

综合以上可知,“族”字的五行当为火。

以下是我的分析: “族”的原始字形是一个会意字,由三个“宀”和一个“女”构成。其中两个“宀”是叠构而成,“女”居中,表示多女同居一“宀”之下,且三“宀”相连,寓意族人关系紧密团结,犹如一家。 所以这个“族”字其实是有它的来历和寓意的,而不是后人随便造出的一个简单的形声兼会意字。 从这个“族”字的原始字形来看它就是一个会意字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族”字应当是当“会意”讲用的。那么既然它是会意字,我们就不应该再用传统意义上关于“会意”的解释来理解它。因为传统的看法是把所有的会意字都视为两个或者以上的独立的象形字的组合,然后根据这些象形字的意义进行组合之后产生新的意义。比如“鹿”和“角”的组合成为“鹿”、“虎”和“吉”的组合成为“虎”等等。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会意字都是这样的构成的,有的像“族”这样不是简单的一个象形字加另一个象形字而是多个象形字复合而成的就无法按照传统的观点来进行解释了。这时候我们就必须采用现代的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会意字(实际上用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汉字进行研究已经是近三十年来的事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给“会意”这个词下了这样的解释:指合多个独立义项构成一个新义的方法。我同意这样的解释并认为这是最符合语言逻辑的解释。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族”当作这种意义上的会意字来理解。

优质答主

“族”字的五行属性,《康熙字典》中作“火”;在《五音篇》里归入“木”部,并引李善注《文心雕龙·定声》中说它属于“从木”字。 不过这种争议,在古代并不影响其使用。比如杜甫的《兵车行》云“牵衣顿足拦道哭,大哭祖别四亲老”;白居易的诗中也有“堂上拜阿兄,出门哭朋友”“人生莫结怨,结怨生仇人”等句,这都是以“族”为木的意思来理解的。 以“族”为火的例子也不少——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自以不肖,虽累迁尊官,常恨无以报称先人者”中的“尊官”是“高官”之意;李商隐诗《北齐二首》有“小怜玉体横陈夜,已叫君王急纳嫔”一句中的“小怜”指的就是赵昭仪(冯小怜),她是南北朝时北齐皇帝高纬宠爱的妃女而“族”也是火的意思——“娇娆小怜,舞态蹁跹”(《花间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