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汉族人民基于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指天地之间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尚书·洪范》);或指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和土;以及由此衍生的五个基本的概念性质或概念:“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季”(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与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五音”(宫、商、角、徵、羽)等。 易学的五行说,则是将五行的观念运用到哲学、社会和人文科学等领域中的理论体系。这个学说以五行为最基本的要素,认为宇宙万物都可以归结为金、木、水、火、土这五大类元素,而各类事物之间又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于是,用这种观点来观察世界,就可以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具有某种规律性了。比如,在《周易》中就有以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的八种符号所构成的六十四卦;又如,《黄帝内经》就提出了“肾生髓”“肝藏血”“心主血脉”……等等一些说法。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已经被现代科学的结论证明是错误的,但其中有不少却是正确的。例如中医提出的“五行”之说,就与现代生命科学中的细胞结构有关联。至于“四时阴阳者,生杀之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的说法,更是被现代科学家所认可了——因为太阳的照射是有周期性的变化的。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认为“五行”是指五种物质。东汉的张衡认为水是黑白色,火是赤黄色,木是苍青色,金是黄白色(见张衡《灵宪》)。唐代的孔颖达则解释说“行”就是活动的意思;因而,“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几类物质的活动变化(见孔颖达《周易正义》);而汉代的许慎在注解《淮南子》时提出“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的看法。 第二种解释是根据汉代人把五行与五色、五声、五帝、五帝子、五方、五季等相关连起来的说法来看待“五行”一词的含义。这种说法认为,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而它们的颜色分别是青、红、黄、白、黑;声音分别是钟、鼓、斧、铎、丝;帝王分别是指黄帝、尧、舜、禹和汤;他们的儿子就是秦、虞、夏、商和周;方位分别为东、南、中、西、北;季节则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每季的第二个月。 第三种解释从字义上理解“五行”的含义。这就是将“五”理解为数量词,“行”看作动词,因而认为五行就是五种运动或变化的方式。持此一说的人较多些。
关于五行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的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木具有生发、条畅、温暖等特点;火具有炎上、向外扩散、光明等特性;金具有肃杀、清洁等功能;水具有向下滋润、闭藏的特性;土有承载、化育、长养的功能。这样,就把五行的性质分为两类,即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这两种性质互相制约,同时又存在生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第二种看法认为,由于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处于比较简单的水平,不能区别金属和矿物、水火等性质相反的东西的统一体,因此就用五行来说明它们的统一性。比如说,金属是从矿石里炼出来的,冶炼的过程是一个化合反应过程,所以就说成是金生水,其实应该是水克火,使金属熔解出来。同理,火生土应该是指火燃烧时产生热使泥土变硬;土又生金应该指的是泥土里有金;水生木也应该是指水流能够滋润树木。这样看来,火与金相克,土与水相刑,木与土相制也就有了一定的道理。而且,根据这一说法,五行就没有主次之分,而是相互协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