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学原理考试答案?

冯子妍冯子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简答、论述类试题参考答案(本题试卷满分100分) 考生答题要求:分点答题、字体端正、书写清晰;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审美活动?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所谓审美活动,是人依据自身的审美需要,以美感为中介,对人的感性(自然属性)与理性(社会属性)、情感与逻辑的超越与升华,从而获得人对自然的征服力和对社会的调控力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它具有无限性、自由性、非功利性与和谐性等基本特征。

2,审美和美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美是审美对象,是感性直观予人的愉悦;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运动,是人类全人性的彰显,属于精神范畴。可以认为,“美”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审美”是第二性的,它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没有美,就没有审美的发生;而没有审美,美也无法完满。美与审美是相依相存的。

3,什么是形式美?构成形式美的要素有哪些? 答:形式美是指形象外部形式的和谐美丽。它包括大小、长短、高低、粗细、远近、轻重、缓急等度量关系所构成的秩序,以及色彩、形状、材质所构成的鲜明的美学意味。这些因素的有序排列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式美。

4,什么是意象?它有什么特点? 答:意象就是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建立的合意之象。特点是:第一,它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第二,它是物我统一、天人合一的;第三,它是形神兼备、意在象中的;第四,它是可感可知、富有情趣的。

二、论述题

1,中国古典美学中,对于“意境”这一概念的诠释丰富多彩。请你谈谈对你最有启发意义的一种阐述。并说明它对你是如何起作用的? 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准。有境界者,谓之‘上品’;无境界者,谓之‘下品’。”他又说:“意境之深浅,即境界有几分,自有人间到出世,其为境亦由深至浅矣。”“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据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启示:

首先,“意境”包含两个彼此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的层次:一是情境,二是意境。 “情”是指主观的世界——人生体验和精神状态;“境”是指客观的外物世界。只有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我们的心灵才不会搁浅,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失去价值。

其次,“意境”创造的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相遇、结合的过程。王国维把这种结合称作“成乎‘境界’”。我们在创建“意境”的时候应该努力做到:一方面挖掘主观世界,使之与客观世界碰撞出火花;另一方面净化主观世界,让它的光芒照亮整个客观世界。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意境”的真切存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