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字五行什么属性?

邴雯梅邴雯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智”字在康熙字典里面,是12画,不是13画! 其次 “智”字的拼音是zhì 第三,“智”字的偏旁部首是 日 月 火 ,算上末尾的竖,共四画。 第四,“智”字的字形结构是上下结构,非左右结构。所以它的结构形状应该是上面一个“知”,下面一个“日”。

按照五行的定义,任何一个字,都可以看成是由形(笔画)、音(拼音)、义(含义)三部分组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给这三者赋予阴阳五行。其中,形的阴阳五行,又称为“字形五行”或“笔画五行”。 那么,“智”字的五行到底是什么呢?

我个人的分析如下:因为“智”字的笔画数为12,所以它的字形五行属于“木”,这是没有疑问的。

然而,这仅仅是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智”字的五行属什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字,或者这个字的这个部首会属这个五行?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古人的一种非常有趣的取象比类的方法了。这种方法,在古代的中医文献和相书当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也见于其他的古籍。

这个方法,就是“以象比类”法。也就是说,古人看到某样东西具有某方面的特点,就给它起个名字,并用这个方法记载下来。并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用这种办法来获得它们的名称并且分类。 所以,当古人看到“日”这个符号与“火”有关的时候,比如“日光”、“太阳”等,就把它归到“火”这一属性下面来了。同样,当我们看到“月”字与“水”有关时,如“月光”、“农历五月”等,就把“月”归到“水”这一属性下了。

同理可证,当看到“火”与“光”(阳)有关时,把“火”归到“阳”这一属性下,看到“水”与“冰”(阴)有关的,则把“水”归到“阴”这一属性下。 回到“智”字身上,因为它由“日”和“知”组成,所以“日”和“知”的五行属性,就决定了这个字的五行属性。

问题在于,“日”的五行究竟属什么?这个可说的东西就太多了。古书上的说法一般是“日为太阳之象,其性热”,也就是说,“日”的五行属“火”。但是我查了一下现代大多数的书籍和网络百科,都说“日”的五行属“金”。难道是这些现代的书籍网络文字错了?还是说古书搞错了?都不是,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没错,只是“日”的五行并不固定,它是会随着其他元素的加入,而改变本身的属性的。 在“日”的第一笔横折之前,它的五行应该属“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笔划属于“横”,而任何“横”都有“木”的属性。然而,一旦第一笔变号为“点”之后(即第二笔开始),“日”的五行就马上变成了“火”。

明白了“日”的五行,接下来就要看看“知”的五行是什么了。绝大多数的古籍,一般都把“知”的五行定为“土”。但是,如果结合“知”字的字形,再参照它在古代的字形演变过程的话,可以发现,“知”字的五行并不是固定的“土”,而是随着其他元素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属性的。 当“知”字上面的“曰”加横的笔画越多,或者说“宀”的笔画越少,它的五行就越偏“火”。反之,如果是“知”字上方的“曰”,加横的笔画越少,或者说“宀”的笔画越多,那么“知”字的五行就越偏“土”。

“智”字中间的“日”——即“日”和“知”中间的“日 ”,因为包含有改变属性的元素,所以它的五行是变化的。这个变化,取决于“日”本身属火的多少和对“知”影响最大的那个“日”,究竟是偏向“土”的还是“火”的。

如果“日”偏向于“土”,那么这个中间“日”的五行就属“土”,相反,如果“日”偏“火”,那么中间“日”的五行就得属“火”。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个“日”刚好处于火与土之间,要么这个“日”的五行属“土”,要么这个“日”的五行属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