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主命还是?

麻雀麻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先秦思想家荀况在《荀子·天论》中说: “天之行,本乎阴阳;地之生,行乎阴阳;人之命,系乎阴阳……故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且是对生命现象高度概括的认识。

早在先秦时期,阴阳就被用来认识自然界(广义的大自然)的变化及规律——如《周易·乾》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乾坤,肇基鼎器。” 上古先民观察到自然界中有太阳、月亮的运转,昼夜交替,四季轮回,以及万物生长灭亡等现象,用阴阳来解释这些现象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此阴阳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成为古人的世界观的一部分。

进入中医领域后,人们用阴阳来归纳人体内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属性:阴是指人体内具有低渗、酸涩等特点的物质和生理状态,阳是指体内具有高密度、高活性等特点的物质和生理状态。于是,“阴盛阳虚”“阴虚火旺”“阴阳两虚”等术语进入了临床和实践之中。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 “盖言病者,非只一证由一事致然,必有其类,以其数相兼,形相感,气相应也……” 李东垣认为,疾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疾病的表现也不是单一表现的,而是多相兼而出现的。

所以治病要把握阴阳,兼顾阴阳。他在治疗伤燥劳倦等病证时往往注重益气养阴,在处理脾胃疾病时尤其注意调补阴阳。 清代名医郑钦安在著作中多次提到治病的根本在于扶阳,他认为: “世之为医者不知有阳,但知有阴,动谓阳气伤人,禁欲焚阴,其于扶阳之大义反浅近矣。” 在他看来,治病必须重视扶助阳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