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出走是成语吗?
离家出走,汉语成语,拼音是lí jiā chū zǒu,意思是本指成年人离开家庭,跑得不见人影。现特指青少年离开学校、离开家,以达到摆脱管教的目的;或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挫折、烦恼和感情纠纷时,企图以走绝路的方式摆脱困境的行为。
成语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三姐薛蟠已有了,他见三姐无父母兄弟,怜他守孤,故此心事不顺,一年半载务要嫁个中意的方罢,不然时,仍旧回家。如此看来,他是个截铁齐钢的人,如今出门去了,自然是回不来了。”
近义词:私奔、出走、背井离乡。
反义词:落叶归根。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跑得不见人影。
示例:清 曹雪芹《红楼梦》:“二姐笑道:‘我听见你们三姐儿说,要嫁什么标致汉子,昨儿一问,原来是大舅哥哥的姐夫。这么算起来,还是亲戚了。’尤氏道:‘他本来也说要嫁得个知冷知热的,又有才貌的,所以现放着现成儿的倒不当意,说个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年也不进京。我想着,不如早些安置了,日后省心。’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
1、走绝:走向尽头;走投无路。
出处: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走绝了羊肠小路,跳出那没盐没味火坑中。”
译文:见如今走向尽头了羊肠小路,跳出那困难的火坑中。
2、绝路:(1)走不通的道路;(2)比喻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毫无办法可想。
3、出走:离开家庭或集体。
4、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
5、标致:(1)相貌、风度俊美出众;(2)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