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字的五行属什么?
汉字由“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创制而来,而“六书”中指事、会意、形声、转注都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说汉字起源于“象形”。
象形文字是一类由表示物象的线条组成的文字。在原始文字创造初期,人们为了表示对某一种物象的认识,就把这种物象画出来,于是原始人就有了文字。从汉字的“象形”起源与构成规律来看,汉字的构成与自然物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木、火、土、金、水又是自然中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元素。它们的形与质渗透到宇宙间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各种物象之中,正是由于木、火、土、金、水决定了所有物象的性质与实质,因此,木、火、土、金、水五行就必然会由象形文字渗透到所有由象形文字创制的汉字之中,即渗透到所有汉字的实质之中。所以,每一个汉字,包括现代汉字都是由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物质与五行之气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汉字(音)都包含了造字时物象所属的五行性质。因此,从五行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
然而,构成每个汉字的每一个“部件”(偏旁、部首、部首部件)的五行属性还是可以进行划分和归类的。由于受中华文化独特性的影响,给每一个汉字(音)规定与之相对应的五行属性也是可能的。
因此,给汉字划分、归类五行属性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根据字义和字形相统一的原则划分和归类汉字。每个汉字中都包含有五行之物和五行之气,但是,每个汉字中,木、火、土、金、水这些五行之物和五行之气并不是均匀的,总有“突出”的部分。根据字义和字形相统一的原则,把汉字中“突出”的五行之物或五行之气归入对应的五行,归入属木的字就为“木”字组,其他组以此类推。木字组、火字组、土字组、金字组、水字组这五个字组,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五行。我们把这五个汉字组称为汉字“五组”。
第二、根据中国汉字“六书”之一的“假借”方法规定汉字的五行属性。所谓“假借”,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是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时借用已有的形体,使这个符号表示新的意义,它所表达的意义与原字的意义无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借”用汉字的字音,使它具有五行的某种属性。例如,使声母为m、n、l、r的字五行属水;使声母为d、t、n、l的字五行属火;使声母为j、q、x的字五行属木;使声母为zh、ch、sh、r、z、c、s字五行属土;使声母为b、p、m、f的字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