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原因?
当时提出禁酒令的目的包括:减少由于醉酒造成的犯罪和暴力;保护家庭和提高生产力(酗酒是当时的主流观点);满足禁酒主义者(主要是教友派、浸信会及一些长老会教派)的愿望;以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因为当时政府财政主要靠卖酒的税收来支撑)。
虽然禁酒令已经废除很久了,但是它的残余仍然可以在美国各地看到,比如说很多州仍然对酒的批发和零售实施严格的限制。比如说在我的大学,由于在农村,方圆20英里之内没有一家酒店。很多大超市的酒类商品也摆放在一个小隔间里的货架上,买酒是要出示身份证的(1933年在美国是21岁以下不能喝酒,现在有些州是18岁以下不能喝)。在美国开车的时候,很多小县城的商店门口都写着beer,即啤酒,酒度很低,一般3度上下,是在禁酒令时代作为替代品流行起来的。
禁酒令给现在留下的最有趣的东西,就是speakeasy, 即所谓的黑店,地下酒吧。在禁酒令期间,人们仍然可以在家里自己酿酒,或者把酒藏在家里。所以很多地下酒吧就以各种借口为掩护来经营。比如说假装成一家药店、书店、花店或者理发店,但是实际上都暗中经营着酿酒和卖酒的生意。现在很多城市还有speakeasy, 出于追求时尚而故意沿袭这个名称。不过,现在的speakeasy不一定经营得那么暗地里,有些就在热闹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