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发难接的球?
说几个比较典型的打法,供题主参考: 1. 反手拨弄:这是最基本的正手发球,利用反手的速度和力量,同时结合弧度和落点让对手很难适应。可以配一个短而急的旋转(可以带有轻微的上旋),令其更难以适应和回击。由于这个打法比较简单,所以可以在比赛中运用连续的发球来压制对方。
2. 反手快撕:这个方法需要有一定基本功,在发球时,手腕发力抖动手臂,让球产生一定的向前冲击力,配合快速的步法进行进攻。注意发球时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影响效果。对于习惯用右手的人,可以将球拍置于腹前,由左向右快速挥动;反之亦然。
3. 反手劈长:这是从砍式发球演变而来的,是克制横板打法的利器之一。如果对手是直板反手较弱的选手,这个发球很容易得手,因为直板反手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位置。而且劈长也可以和对方的扣杀形成很好的压制效果。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要控制好出球的弧度,太高容易下网,太低则不能被削到。另外就是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要给对方机会让自己紧张起来。
4. 上旋发球/上旋高吊:这种发球要求有一定的基础,就是通过手指手腕的力量,增加出球旋转,特别是返回到对方台的球,由于有下坠,往往能直接得分。对于直板选手来说,一般喜欢拉弧圈球,这时就可以运用这个发球去干扰对方,为自己创造出进攻的机会。
发转与不转球 拿球时食指和拇指尽量拉开,手腕前送,摩擦球要薄,在来球下降时期击球。发转与不转球时球的飞行弧线和落地跳起程度几乎相同,但接触桌面后产生旋转的球落台后往回跑(即产生摩擦力)。而接触桌面后产生不转的球,来球触桌后由于重心不停止而是继续向前移动,就容易跳的高而且跑的远。由于来球的相同的弧线及落桌后的相同跳起程度容易迷惑对方,而球在接触台面后的不同运行方向容易让对方回球失误。
发旋转强烈的下旋球 该球的要点是球要垂直球桌,然后由下向上切削球,使球在接触桌面前产生明显的上翘弧线,落地后也有下扎的趋势,回球时容易下网。落点长短不一,使对方不好发力回球。该球的关键在于球垂直球桌和球拍的上下摩擦。
发旋转强烈的侧下旋球 侧下旋球由于复合了横向旋转,在旋转强度和球的运行轨迹上更为复杂,比单纯下旋球威胁更大。在发侧下旋球时,要采用和发侧上旋同样的倾斜引拍方式,然后在接触球的中下部时由右下方向左上方摩擦。如果来球是左侧旋,只要用同样的方法发球,摩擦球中部,打出的球就会是转与不转结合的侧不旋球,落台后向左急跳。
发旋转强烈的侧上旋球 侧上旋球由于旋转强烈,在空中飞行时下沉的很厉害,落地弹起很高而且向右急窜。在发这种球时拍面前倾然后由左下方向右上方摩擦球的中右边部。如果来球是右侧旋,只要用同样的方法发球,打出的球就是转与不转结合的侧不旋球。落台后虽然向右跳起很高,但不转动,不产生向右急窜。
发急球 拿球要松,引拍时抬肘,前臂下垂,球拍尽量下垂,击球时要甩腕发力,球要摩擦球的中间,这样球在运行中速度非常快,弧线很低,对方没有充分的时间发力,在接发球这一技术环节中很吃亏,回球质量不高,可以为下一拍进攻创造机会。
发奔球 发奔球和发急球动作基本相同,但击球瞬间要比发急球多一点球拍向前的力,在空中飞行时下沉很厉害且速度快,落地弹起高而且往右边跑。奔球的落点最好短,这样对方不好发力,容易出现冒强攻下网或者出台。
发长球和短球 长球在台内不过网,落点尽量在对方接发球区的底线。发短球时,引球尽量向内收,然后快速击球,球要摩擦球的中下部,短球要把握好球与拍的角度以及借对方来球的反弹力,这样球容易短。长球和短球要综合运用,使对方在站位上左右为难。
发转与不转发球和生胶的快摆时的衔接 发转与不转发球时,第一落点尽量靠近网,球在桌子的上空产生明显的弧线变化(要转),在接触台面后往回跑或者基本不跑。生胶由于没有旋转,对方很难判断出球的旋转属性,容易回球下网或者出台,这样生胶就可以用比较积极的角度摆短发力,给对方施加很大压力。
发奔球和生胶的快摆时的衔接 由于奔球速度快且带有侧上旋,落地跳起高并且往右边跑。生胶回摆时要特别注意站位不要站的太过,要尽量用腰带动小臂去摩擦球的中部略微偏上的位置。由于生胶的纯木或者海绵没有旋转,在击球时一定要先压住球再发力往前送,这样才能保证来球不出台子,然后发力就可以打的很透。
发急球和生胶的快摆时的衔接 发急球时要尽量把球发短,使对方不好发力。生胶快摆时注意站位,由于急球速度很快,所以生胶要尽量贴近台面,然后先压住球再向前发力送出手。由于急球转的不很强烈所以生胶是完全有能力上手的,对方接发球回球质量不会很高,从而为下一拍创造杀板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