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在哪里?

代琬蕾代琬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海租界,一般指的是英美人在民国时期在上海建立的租界,即著名的“老上海滩”。 1843 年上海开埠之后,英法美等国纷纷派遣使节来到上海,在洋人聚集的租界里设立了领事馆。

当时外国人来华是要有身份和资格的,例如传教士必须取得朝廷的颁发执照才能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而外国商人则必须得到通商口岸的招商局颁发的牌照方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但无论是传教还是经商,都有严格的行动限制,例如不准携带家眷、不准住中国房子、不准雇用中国人做工等等。对于违反这些规定的洋人,轻则罚款,重则监禁。当时的租界实际上就是国中之国,洋人的乐园。

上海租界的范围最初是由中英双方共同划定的,以黄浦江为中心,南到南京西路(当时称静安寺路)及铜仁路,北抵北京西路,东至泰兴路、石门一路、石门二路,西至镇宁路、延安中路。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的需要,英法租界当局又不断向外扩大自己的领地。到了20世纪初,租界已扩展至静安寺广场一带并沿伸至南京东路(当时称洋泾浜大街)。这一带街旁林立着各种西式楼房和商场,成了最繁华的商业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洋场”或“十里洋场”。

童绍昶童绍昶优质答主

1846年,上海道台杨乃武与英国驻沪领事礼查在虹口签订《上海土地章程》规定上海县城及郊区(包括苏州河以南原法租界)由外国人和中国人共同使用的“自由地”面积达50万平方米,即现今的大片公共绿地——光复公园;

1849年后,英美等国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了在长江的航行权后,他们以停泊船只、设立领事馆为名,强行占据了位于黄浦江上的南苏州路、北苏州路和圆明园桥等地,并分别建立了英印总领事馆和中印总领事馆以及海关和码头等建筑,从而开始了近代上海的租界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