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字的五行属什么?
1. 术,拼音:shù 注音:ㄕㄨˋ
2. 部首笔划:3 总笔划:9 繁体字:术 汉字结构:独体字 简体部首:扌 造字法:会意
3. 五笔86:RYI 五笔98:RTY 部外分解码:546 四角号码:40100 UniCode:U+5F7C
4. 基本字义 ● 术 shù ㄕㄨˋ ◎ 技能、学问:~艺。~法。~业。知~。盲~。口~。
◎ 办法:策~。变~。权~。
◎ 策略(指阴谋):“如以恶来~之”。
◎ 中医指医术:“君治医而以为未足,又求之道”。亦作“朮”;同“术”。
◎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术语:“四术”“七术”中的“术”分别指法术、术数等。
其它字义 ● 术 shú ㄕㄨˊ ◎ 方法、技巧:“故无术而不野”。 ==========
一、汉源
《说文》:“術,道也。一曰法也。从行从又。凡術之属皆从術。”段玉裁注:“今人谓之法,古或以術爲法。《周禮·大胥》‘掌学士之職,以詔祭樂之官’,注云‘敎樂之官謂之師,敎舞之官謂之術’,是也。書或作灋,後人不知古法如此,故漢人以去聲爲去聲,而不知其法當平聲也……《漢石經》‘灋’皆作‘術’。《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執法令者’,此『灋』字亦當作『術』。秦以去聲爲去聲,猶汉以平聲爲去聲耳。”由《說文》可知,在秦汉時期,“術”的本義是路径,它既可以表示道路,也可以表示技术、艺术,还可以表示方法手段以及相关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等等,這裡面既包含了“軌範”之義,又有對象化的意思。因此,與其他許多文字一樣,“術”也具有了雙邊性的特點——它可以是被動的,但更多的时候是表現為主動。也就是说,從歷史上看來,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並沒有把“術”看成是一種被動性質的存在,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種主動性質的活躍因素。
二、起源发展
1.漢代以前 “術”一詞出現得比較早。《詩經·齊風·還》中就有句“子不思復,繼子承業,永建厥家,不遑將國,不遑將國,不遐惠歟!不興費焉!不顧諸,子無有厭。”其中的“術”就是道路的意義。至於它的本字是什麽,目前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
2.汉代以来 先秦典籍中很少見到“術”的用例,到了漢代之后,“術”就开始大量地出現在其它的著作之中了。比如《淮南子·精神訓》中就有一句著名的話:“是故聖人内修道術而外示眾庶”,这里的“術”就是指方法的意思。
3.魏晉南北朝时期 在魏晉南北朝那個時候,“術”開始向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是以“術藝”的形式出現,另一方面則是成爲一些學科的代稱——“九術”、“七術”——就屬於前者,後者的例子包括“五術”、“五方術”及“五經術”三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劉勰在《文心雕龍·正緯篇》中的一句話:“(孔子)乃論六蓺,訂斯二緯,折中參合,匡補其闕,五術該含,羣言總粹矣。”在這裡,“五術”就是五經術,“九術八術”也是指的五經術。
4.唐代 以後 宋代的《太平御覽》中有这样一句话:“[唐]貞观元年,太史令李淳风奏言:‘臣見《隋书·五行志》,載劉孝標《世説》云:“魏晉已前,無五術之名。”’”由此可見,唐初的人也認爲“術”的本義就是五經之術。宋元以降,這種看法更是得到廣泛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