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字五行是属什么?
欣,汉字读作xīn,最早见于金文,形声字,其本义是笑喜乐,进而引申出欢庆、茂盛等含义。《说文》称:“欣,喜悦。” 有关该字的造字原理和构形方式,历代学者多有探讨和研究。如段玉裁注解说:“从欠,则当以‘欠’为声;而许谓‘凡心之切’者,明以‘欣’为声矣。”即认为该字的字形是由“欠”构成,表意方式为“欠+欠”,“欠”“欠”二字皆以“心”为声符。因此,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在解释该字的读音时便称之为:“欢也。从欠斤声。《周礼》有‘欣士’。”
可见,许慎将“欣”的读音视作以“斤”部为基础的合音词,“斤”与“心”同属古“欣”字头下不同声母的韵部,故可以组成一个声母相近的词组用以表示此字的读音。清代学者朱骏声则认为这一观点不妥,他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许言‘欠斤’声,盖以为声旁而非声也……今按欣之为声从‘斤’不从‘心’。”也就是说他认为“欣”字的“斤”部并非声旁,而是形旁,“欣”字的读音应为“欣辛”,属于“欣”字头下的入声部类(《说文》无入声)。
现代语言学认为,古代汉字的读音大多已经不存在,无法根据现存的古文字资料进行直接考证,因此只能根据已有的资料,通过推测加以验证或修正。比如“欣”字的上古人声是否确实属于入声部类,就需要结合甲骨文等其他文字资料以及方言材料加以证明。不过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支持哪一种说法,故而现代学者的普遍意见还是以许慎的观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