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五行什么属性?

葛弈彤葛弈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古也,墓而不坟”,是说古时人葬后不起坟包。但是到了后世,人们为了便于祭扫,便渐渐起了坟包,不过这时还是处于地表,并不深入地下;后来为了避免蛇蝎虫鼠的侵扰,又渐渐将坟堆推向地下去。至于为什么是向东北方向下,这是因为北方属坎宫,五行属水,古人认为水可以克火(阴气能克制阳气),又可以滋润万物,正是万物萌发之势;再加上北方空旷,又有玄武之称。所以,古代的坟墓大多是北高南方低,呈东北——西南走向。

当然这种讲究只是对一般情况而言,如果死者是有身份的人,那他的坟墓就大有说法了。 汉代的时候,有人死后会“积土为山”——其实也就是在平地上起坟包。但是这座“山”有个特点:最高处与最底层的高度差不超过三丈。这个距离不大不小,正适合植树种草,山上有路,上下通达。从上方望去,整座坟像一座小陵,十分得体。(《汉书·王莽传》有记载)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但是丧葬之制却越发讲究起来。这大概和当时道教盛行,人们崇尚尸体不腐、不死有关。有的权贵之家甚至不惜耗费巨资来维持尸身不腐。(比如东汉末年的何进,他死后全家口皆“尸解而去”,据说是因为得到了仙药,可以“白日升天”)这种种现象导致民间“厚葬”之风大盛。

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尽量保持“墓而不坟”的本色,只是在墓地上种上一棵树,以便让人祭扫时有个标志即可。 晋代以后,这个“树”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在这棵树底下搭上灵棚,供亲友吊唁用;上面再悬一串纸灯,象征生死轮回,引魂归去。等到埋葬之日,棺材一入土,这颗树就被移植到坟地里去了。 这颗象征生命的树被移走之后,墓穴之上还要填上泥土,以免毒蛇虫鼠之类侵入。

而到了唐代,这种用树做标志的坟,又有了新的变化。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先姓大野。据说是鲜卑族的原姓。所以他的孙子李承乾为祖父李渊修筑的陵园叫“大野原”。这个“大野原”里有座“方池”,周围环列六棵松树,池中还有座方形石碑,上面刻着“大野原”三字。这个形状,有点像今天的大理花坛,只不过没有那么多花草树木罢了。 到了宋代,人们喜欢在墓地上种上柏树,取意“墓地栽柏,百事吉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